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市宣传网>动态信息
 
芦茨村用文化滋养自己,招待客人
2013-11-20 08:35

芦茨村的文化礼堂

孩子们在图书馆学习

杭州农村文化礼堂巡礼第6站

桐庐县富春江镇芦茨村

基本情况

富春江镇芦茨村位于桐庐县西南部,由七个自然村组成,总人口1275人,村域面积54.5平方公里。境内山川秀美,人文积淀丰富,是“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示范村”、“杭州市乡村旅游示范点”、“杭州市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杭州“风情小镇”创建点。

乡村宣言

文化礼堂建成后,不仅将成为芦茨村内一个集思想道德建设、文体娱乐活动、知识技能普及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综合体,也会是富春江(芦茨)慢生活体验区中感受芦茨悠久文化的最佳体验点。

主要做法

以村级宣传文化员为主体,收集丰富历史传说;当乡村旅游成为芦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时,芦茨文化礼堂将成为芦茨乡村旅游的重要探访地。

国画大师李可染有幅山水画非常美,叫做《家家都在画屏中》。这幅画取材的就是桐庐县的芦茨村。

现今的芦茨村依然很美,芦茨溪从村子南面缓缓流过,一直流进富春江。村庄由七个自然村组成。山川秀美,风光旖旎,富春江和一弯青山将整个村庄环绕,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两江一湖”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据专家考证,这里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创作《富春山居图》的实景地之一,也是当代国画大师李可染、叶浅予的创作写生之地,而自古以来,谢灵运、李白、苏东坡、李清照都在这里留下诗文。如果说文人骚客是被小村的秀美风景吸引,那么吸引现代游客的,则是风景,以及风景中的丰富文化内涵。

《家家都在画屏中》,现在就画在村里生态文化广场的村廊上。文化礼堂和文化广场已经成为村民享受文化的核心载体,成为村庄的精神家园,滋养着自己,也留住了更多的客人。

说起宗族文化,村民个个都是文化宣传员

因为建水库,原有的村庄已沉寂于水下。现在的芦茨村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旧址建成的。文化礼堂是以前的大礼堂,模样没有过多修饰,毛主席语录依然醒目。

虽然是后来迁移至此的小村,但村庄的传统文化并没有消失。那是任时间和空间都无法抹去的财富,这其中就有宗族文化。

芦茨是唐代诗人方干的故里,村庄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姓方。文化礼堂二楼的陈列室里有方干的族谱,以及最近三年搜集来的关于方干最全的事迹资料。方干是晚唐著名诗人,据说因缺唇而没有通过科考“面试”,布衣终身,但留下诗作无数。到宋代,他的后裔中先后出了十八位进士。

方干的故事村人皆知,每个人提起来都是充满自豪感。平时有游客来村里玩,村人都会主动地把方干的故事讲给客人们听。村里孩子都在镇上或县城读书,但对于老祖宗方干的故事都耳熟能详。

文化宣传员黄桂女是邻村嫁过来的,老公一家也姓方。儿子刚懂事,她就把方干和十八进士的故事讲给他听,以此激励孩子。现在儿子在江苏工作,儿子说,自己有了孩子,也会把方干的故事继续讲下去。

这样的村庄记忆,不光是历史的闪光,也影响着芦茨村人的现在和未来。

民间艺术不能丢,孩子们汇聚文化礼堂学剪纸

桐庐有一项著名的民间艺术——剪纸。现在的芦茨村,精通剪纸手艺的人不多了,但幸好还有章维勇。章维勇是镇上中学的老师,也是桐庐出色的剪纸艺术家。

章维勇在村里创办了剪纸工作室。他有很多作品在国内外剪纸大赛中获了奖。村文化礼堂的窗户上就贴着他剪的窗花,都是芦茨新景。山川河流在他的剪刀下,灵动异常,就像画一样美。

村里请章老师到文化礼堂来传授手艺。大学生村官章锡灿说,章维勇的儿子剪纸也不错呢,今年暑假,父子俩一起到村里教小伢儿们,孩子们学得可开心了。

这个文化礼堂清清爽爽很整洁,方桌子、长条椅摆放得井然有序。除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学习,村里还为孩子们举办文体活动,也组织村民学习一些新知识,比如春天里,就进行了农家乐的集中培训。道德讲堂,送戏下乡这些活动也都在礼堂举行。

作为精神家园,文化礼堂聚的是人气,丰富的是生活。

慢生活区的文化体验,滋养村民,也滋养客人

芦茨是杭州市的“风情小镇”,全国乡村首个慢生活体验区。在芦茨老街上走,农家生活的悠闲让人怦然心动。而文化礼堂面临老街的那一面,就挂了一块“慢生活体验区”的牌子。

两者合一,既是资源有效利用,内容上也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芦茨村不大,从村东走到村西,十来分钟。黛瓦白墙的民居吸引着长三角游客来此度假,每到周末,热闹非凡。

客人来,工作人员郑春芳都要领着他们参观文化礼堂,给他们讲方干,讲李可染,讲芦茨的风俗民情。风景看在眼里,芦茨文化留在心中。聪明的芦茨人还在文化广场准备了高跷,既把传统风俗介绍给客人,也让他们现场试着玩一番,充满趣味。

客人们在这里呼吸新鲜空气,了解乡村风情,回去后,会把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慢生活”乡村介绍给朋友们。

周五的夜晚,黄桂女放起音乐,村里人和客人们在广场上翩翩起舞。有些客人有备而来,自带乐器,在舞台上给大家表演吹拉弹唱。村里人静静地听,觉得很有意思。村内和村外,就这样搭起了交流的桥梁。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张向芳 韩 斌 编辑:王洁
 
动态信息 更多 >
· 建德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 郎朗为大运河杭州段形象代言
· 我市召开第14届中国国际动漫节执委会会议
· 杭州市召开环保专项巡察工作动员大会
· 再过一个月, 世界上人气最旺的动漫节就要开幕了
·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进入倒计时
· 杭州各大公墓陵园对焚烧香烛纸钱说“不”!
· “动漫进乡村”计划正式启动
· 杭州美丽乡村建设,练好污水治理“内功”
· 大手笔!杭州中国动漫博物馆向全球征集经典藏品
“梦马”开跑
艺术家送欢乐下基层
郎朗为大运河杭州段形象代言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