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人口就业。 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18.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00.13万人,占比76.2%,比2015年提高0.9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为1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0‰。全市户籍人口736.0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3.2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16‰。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7.13万人,安置失业人员再就业11.4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72%(见图6)。 图6 2011年-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数量 
二、农业 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9.66亿元,增长2.0%。其中,农业194.03亿元,林业41.25亿元,分别增长3.6%和0.4%;渔业27.82亿元,牧业41.75亿元,分别下降0.2%和1.9%;农林牧渔服务业4.82亿元,增长5.8%。全市粮食总产量63.60万吨,增长0.3%;蔬菜产量335.34万吨,增长5.2%;水果产量76.41万吨,肉类产量26.27万吨,水产品产量19.48万吨,分别下降3.2%、5.6%和7.2%。新建市级“菜篮子”基地35个,各级粮食生产功能区152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一)工业生产。 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578.67亿元,增长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983.91亿元,增长5.6%。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812.07亿元、1249.59亿元和1372.92亿元,增长11.6%、14.6%和12.5%。新产品产值率由上年35.4%提高到37.7%。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9.3%。 (二)工业效益。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610.31亿元,增长6.8%,其中利润927.94亿元,增长6.7%。企业亏损面17.0%。 (三)建筑业。 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00.11亿元,增长0.7%。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格的建筑企业1474家,完成施工产值4105.30亿元,增长0.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220.71万平方米,下降3.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754.11万平方米,下降3.8%。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一)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42.42亿元,增长5.1%。非国有投资3561.16亿元,增长0.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1.0%,其中民间投资3006.78亿元,增长1.0%,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1.5%。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39.36亿元,增长25.1%;第二产业886.90亿元,下降4.8%,其中工业883.95亿元,下降5.0%;第三产业4916.16亿元,增长7.0%(见图7)。 图7 2011年-2016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 
(二)房地产业。 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606.41亿元,增长5.4%,其中住宅投资1559.98亿元,增长8.2%。房屋施工面积11562.96万平方米,增长3.8%;竣工面积1922.99万平方米,增长15.5%。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326.69万平方米,增长57.1%,其中住宅销售1887.11万平方米,增长46.1%。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开工76161套,竣工58664套。 五、国内贸易 全市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60.74亿元,增长4.2%;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77.47亿元,增长4.6%。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76.20亿元,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9%。其中商品零售额4637.58亿元,增长10.7%,餐饮收入538.62亿元,增长8.7%。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904.61亿元,增长10.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1.59亿元,增长10.9%(见图8)。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文化办公用品类、五金电料类商品分别增长40.1%和29.9%,粮油食品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分别增长16.7%和14.8%,汽车类、通讯器材类商品分别增长10.7%和7.4%;金银珠宝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分别下降12.6%和5.4%。 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3445.65亿元,增长28.6%,居民网络消费额1499.98亿元,增长34.0%。 图8 2011年-201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 
六、对外经济 (一)对外贸易。 全市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4485.97亿元,增长8.7%。其中,进口总额1172.17亿元,增长14.6%;出口总额3313.80亿元,增长6.7%。(不含省属企业,出口3019.05亿元,增长9.5%)。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出口1357.2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24.23亿元,分别增长8.3%和7.6%。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2922.94亿元,增长8.7%;进料加工贸易出口347.38亿元,下降8.1%。出口市场中,亚洲、欧洲市场分别增长8.0%和8.3%(见表3)。 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399.64亿元,增长18.0%。其中,出口总额945.67亿元,增长19.0%。 表3 2016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速 
(二)对外合作。 至年末,全市设立各类境外投资企业(机构)1586个,其中非贸易企业624个。境外合同投资52.18亿美元,其中非贸易性投资41.92亿美元,增长185.0%。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19.26亿美元,增长8.9%。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额58.72亿美元,增长13.1%。 (三)利用外资。 全市批准外商直接投资462项,实际利用外资72.09亿美元,增长1.4%。新批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45个,总投资141.27亿美元,占新批外商项目总投资的94.0%。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0个,至2016年末,有117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杭投资198个项目。 (四)跨境电子商务。 全市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81.12亿美元,增长134.2%。其中,出口60.60亿美元,进口20.52亿美元,分别增长166.7%和72.3%。 (五)浙商回归。 全市共引进内资项目2733个,到位资金1397.07亿元,增长11.8%。其中浙商回归项目到位资金709.96亿元,增长7.5%。 (六)开发区建设。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江国家高新区等7个国家级开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719.15亿元,利润总额609.65亿元,分别增长9.6%和18.5%;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2251.06亿元,利润总额309.58亿元,分别增长14.7%和17.8%。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一)交通邮电。 全市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23.26亿元,增长6.0%。 全社会货物运输总量3.02亿吨,增长2.7%。旅客运输量2.05亿人次,下降11.1%。至年末,萧山国际机场已开通航线240条,其中国际航线38条,港澳台航线7条。内地航线进出港旅客2741.43万人次,增长11.0%;国际及地区航线进出港旅客418.06万人次,增长14.5%。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6306.0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32.04公里。 全市民用机动车拥有量达263.35万辆,下降3.7%。民用汽车拥有量234.15万辆,增长4.3%,其中,私人汽车182.65万辆,增长3.4%。 全市邮政企业和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实现业务收入215.17亿元,增长34.8%。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18.05亿件,增长43.6%。实现电信业务收入186.10亿元,增长5.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65.70万户,下降9.5%;移动电话用户1734.41万户,宽带用户443.55万户,分别增长0.4%和15.9%。 (二)旅游业。 全市实现旅游产业增加值808.89亿元,增长13.3%。 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571.84亿元,增长16.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1.49亿美元,增长7.5%。接待入境旅游者363.23万人次,增长6.3%;接待国内游客1.37亿人次,增长13.8%(见表4)。 至年末,全市各类旅行社达717家,增长4.7%;星级宾馆173家,其中五星级24家,四星级46家;A级景区70个,其中5A级3个,4A级34个。 表4 2011年-2016年全市国际国内旅游人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