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互一体机让课堂更高效 凉风习习,温馨舒适。昨天是新学年开学报到的日子,阵阵清凉让下城师生无比惊喜。 暑期里,当学生们徜徉在空调房里时,下城区的校园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在9月开学前,下城给全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都安装好了空调,并实现全区空调的万物互联和精准智能管控。此外,9月份全区初中教室将实现一体机100%全覆盖,教室灯光照明升级在全区进一步推广……一项项大手笔,彰显了下城区打造适应世界名城一流核心城区“美好教育”发展需要的新技术环境的决心。 “坚持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深度融合和创新,深入推动下城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围绕这一主线,2019年下城区就制定了《推进新智能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下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黄伟介绍,这三年里下城将创新发展理念、聚焦重点难点、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教育环境,以教育装备的智能化助力下城教育的现代化,让信息技术不仅从外部支撑起下城教育的发展,更内生出教育创新和变革的强大驱动力。 普通教室与专用教室 空调100%全覆盖 精准智能管控实现绿色安全节能减排 “哇,好凉快!”昨天,京都小学学生小怡从炎热的户外走进教室,新安装的空调出风口吹出徐徐凉风,让她感觉很惬意。“大热天也能在教室里舒适地学习,太棒了!” 今年,杭州市将“空调进教室”纳入十大民生实事项目,要求2020年城镇(街道)公办幼儿园教室空调覆盖率达到95%,中小学教室空调覆盖率达到65%。 “教育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投入再多也不为过。”下城区委书记刘颖曾多次强调。今年,下城区不仅完成了杭州市下达的976间普通教室空调安装的目标,还自加压力,投资4694万元用于下城区教育局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空调加装和前期电力扩容、线路改造工程,实际安装1025间普通教室和279间专用教室,实现普通教室与专用教室100%全覆盖。 “装空调可不是‘即买即装’那么简单,每个学校的校情不一样,安装的空调型号和方式也各有不同。所以我们制定了‘一校一图一方案’。”下城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洪建斌举例说,比如京都小学、朝晖实验小学等,由于校园建设早,当时采用的是多孔板,不方便顶上打孔,于是便采用梁上加固方式安装吸顶机,安全又节省空间;像景成实验学校,结合学校暑期外立面改造和教室内部装修,将空调做成侧面出风的风管机,美观又实用;还有朝晖中学、现代实验小学等,教室面积不大,适合安装挂壁机,经济又实惠;而大成岳家湾实验学校、安吉路教育集团新天地实验学校,教室宽敞,采用立式空调制冷更快、效果更好。 空调是高能耗设备,随着区域层面的普及,如何立足长远通过精细管理实现绿色节能减排目标?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下城区在安装空调之初就提前布局。区教育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伟旗给记者打开了手机上的一款APP——全区教室1605台空调的开启时段、温度设定、通风等数据一目了然。原来,在此次批量安装空调过程中,下城区引入了智能物联网控制模块,“我们给每所校园开设了权限,总务主任可根据学校每个班级的课表,个性化设置开启、关闭时间,能准确做到有人时开、无人时关,节能减排。”张伟旗说,区教育发展服务中心还结合不同季节从全区层面设置空调开启的适宜温度区间,避免过冷或过热对学生健康造成影响。当空调出现故障时,物联网模块会自动将故障代码上报云端平台,维护公司根据故障码立即上门维护,精准高效。 “利用技术赋能,更好地实现精准智能管控。”黄伟理想中的未来校园是万物互联的,在提升学校高效管理的同时,为学生营造更舒适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将节能减排、校园安全落到实处。 3秒画出标准几何图形 多媒体屏会变“魔术” 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让课堂更高效 开学前这些天,下城区不少初中老师很兴奋,时不时在教室里倒腾一块“会变魔术”的大屏。这是啥“黑科技”?原来,刚刚过去的暑期里,下城区给所有初中安装了交互式一体机,本月将实现255个初中教室全覆盖。 随着科技发展,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从最初的幻灯片投影机到电子白板,再到目前的一体机,已经升级到3.0版。这款时代前沿产品,如何实现课堂教学变革?去年就试点引入了新生代一体机的观成实验学校最有发言权。 “你能想象,3秒钟画出一个立体几何图形吗?一体机就能做到。”只见副校长黄臻在一体机大屏上,用手触碰几下,一个长方体就画成了,如果是在传统的黑板上用尺规作图,起码要花一分钟。不仅如此,一体机上的这个长方体还可以随手指转动,可以给各个面上色,再进行平面分解,这对空间感薄弱的学生来说简直是福音。而这还只是一体机功能的“冰山一角”,比如数学老师要画函数图,只要输入函数式,图像立即呈现,既标准又美观;老师的板书可以在大屏上书写,随写随擦,避免了粉笔灰飞扬,同时板书还可以实现随机保存,成为学生再学习的资源。 “更新一体机,我们更看重交互功能。”张伟旗说,教育圈多年来一直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归根到底是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过去广泛使用的电子白板,更多时候被当作PPT播放器,原本设想的交互、触控功能,不太派得上用场,一体机让很多预想中的交互功能变成了现实。 比如,课堂上学生在做的题,老师通过手中的PAD拍照后,时时上传到大屏上进行讲解,提升了学生参与感的同时,也做到了快速反馈。老师的课堂教学资源包,通过万物互联时时无线传输到学生的终端上,这样的课堂谁会不爱呢?而学生通过一体机参与的课堂都会留下痕迹,到期末时,系统结合存储数据给每个学生生成一张个性化评价单,优点缺点一目了然,给老师因材施教提供更多参考。 为了提升教师的一体机应用水平,更好地发挥一体机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下城区教育局将一体机应用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计划中。今年10月份起,区、校将协同开展相关培训。 更新全区中小学班级的智能大屏交互多媒体设备,是“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下城区计划每年更新率超20%,今年加快了进度。“深度应用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核心之一。希望教师运用前沿信息技术创设更情境化、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自主、合作式学习,赋予教育教学活动更立体的形式和内容,让课堂更有趣。”黄伟说,下城教育正致力于通过技术与教育系统各要素的深度融合,更好地推动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形成适应信息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呵护好“小眼睛” 让孩子们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年底前全区完成教室照明环境提升 刚一进校,景成实验学校初中部的学生们发现,头顶上教室的灯变了模样。“现在的灯光,看书时好舒服呀!”同学们开心地讨论着。 学生们口中“很舒服的灯”,是一种新型LED护眼灯。记者看到,景成实验学校初中部每间教室安装了9盏护眼灯和3盏黑板灯。打开电源后,柔和的灯光便笼罩在桌面和黑板上。 不仅仅是景成实验学校。今年暑期,下城区启动教室照明环境提升工程,安吉路教育集团新天地实验学校、观成武林小学等作为首批学校进行了护眼灯安装。计划到年底前,全区将完成教室灯光照明升级。 推动灯光改造,就是为了给学生营造更舒适的用眼环境。近年来,国家对青少年的视力保护越来越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指示:“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浙江省去年出台相关文件,力争到2023年实现全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市县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预防近视是个系统工程,除了遗传因素、行为因素、体质因素外,学生所处环境是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可变因素,作为教育行政部门我们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洪建斌说,过去教室里用的都是普通荧光灯,用长了就会有明显的频闪,容易造成学生用眼疲劳,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近视。近年市场监管部门对校园教室环境卫生的监测显示,用久了的荧光灯对学生桌面照度和黑板照度不达标。而全新换代的护眼灯,最大优势是照度比较均匀,灯光比较柔和,教室里每一张桌面的照度都是一样的,黑板的照度也很充分,对学生的视力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小眼镜’减少了孩子未来志向选择、学业深造的宽度,也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烦恼。保护视力、科学用眼从娃娃抓起,预防青少年近视工作刻不容缓,需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黄伟说。 下城教育信息化的“百千万” 将实现更广泛、更智能、更精准 ●将加强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中小学有效生机比(含移动终端)提高至3.8:1;万兆互联校际间城域网,教育局中心机房网络因特网出口带宽达5G,建成万兆进校园、千兆到桌面的中小学校园网络,幼儿园实现千兆进园区,全区中小幼无线网络覆盖主要办公及教学区域。 ●将通过校园添置智能录播设备,启动涵盖区、校两级的智能录播平台建设。开展一体化区域教师研训,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零距离共享,促进教育质量的优质均衡。 ●将培育10所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示范校。鼓励学校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伴随式收集和分析学习者日常学习数据,通过数据的深度挖掘,实现对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支持学生自适应学习。在区域范围内开展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精准教学课堂展评活动,培养100名具备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基础的学科教学骨干,开展相关应用课题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