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塞外绿洲阿克苏,随处可见的“杭州元素”凝结了一批又一批杭州援疆人的心血和智慧,而教育援疆留下的烙印,更多的是印在阿克苏人民的心头,并以潜移默化的姿态,静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教学设施升级了,好学校更多了,孩子学习成绩提高了……没有一种成果,比孩子的笑脸更丰硕。 关山万重,一曲东西部携手共进的教育协奏曲悄然奏响。 为让美好教育理念在阿克苏落地生根,从10年前开始,特别是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杭州选派了一批优秀教师赴阿克苏支教,他们像沙漠胡杨一样扎根边疆、奉献边疆。 他们带来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横跨万里,我们边走边感受那些真实而动人的温情。 扑面而来的杭州元素 从阿克苏机场驱车向西半小时,阿克苏市天杭实验学校出现在前方路上。 “欢迎来到天杭实验学校。”当地老师看到我们,热情地迎了上来,倍感亲切。 这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总投资1.6亿元,由杭州市全额援建,去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天’,代表天山;‘杭’,代表杭州,天山脚下结出教育援疆的硕果,也象征着杭阿两地人民的友谊。”杭州市援疆指挥部人才组组长、阿克苏市教科局副局长梁树波说,杭州天杭实验学校,早已和阿克苏“天杭”结对,不仅所有教学楼取的名字都和杭州天杭一模一样,连走廊墙壁上悬挂的书画作品,也全部为杭州书法家所作…… 不只是天杭实验学校,在整个教育援疆过程中,这样的杭州元素还有很多。 比如2013年由杭州市援建的杭州师范大学附属阿克苏市高级中学,结束了整个阿克苏没有市属高中的历史,它西邻西湖大道,东临龙井路,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作“杭高”;在富阳区的支持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八团也争取到了1000万元援疆资金,建了八团第一所公办幼儿园,名为“春江幼儿园”。 如今,杭州在这片天山南麓地区,累计建成“杭高”、天杭等7所中小学(幼儿园)。梁树波说,从第十批开始,杭州教育援疆的脚步已从城区迈向乡村,今年援建的喀拉塔勒镇中学和库木巴什乡中心小学,眼下都在抓紧工期,争取早日投入使用,让乡村孩子学习在学校、生活在学校、成长在学校,实现市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落地生根的美好教育 “‘茶’字由草字头、‘人’和‘木’三个部分组成——人在草木之间,是不是预示着人离不开大自然呢?” 今年4月,一堂课开在龙井茶园里。通过直播的方式,杭州援疆教师为阿克苏市天杭实验学校学生带来了一堂特殊的“云端课堂”。 可别小看了这一片茶叶,语文老师给大家讲的是“茶”字的来历、《茶经》的故事;英语老师则教同学们如何用英语介绍龙井茶和采茶这项特殊工种;美术老师直接在茶园里教同学们速写龙井茶…… 杭州最美的春天,也记在了阿克苏学生黄思雨的心坎上,“有机会的话,我也想去杭州的茶园里,亲手采摘龙井茶。” 作为杭州教育援疆打造的智联教育新模式,今年以来,“智慧+空中丝路课堂”已共计开展100多次。依托这种智慧的课堂,杭州援疆教师还牵头杭州市“新锐教师工程”,与阿克苏英语教师在线开展了3天的教研活动。 “输血”只能救一时,“造血”才是破题根本。 就拿第十批72名援疆教师来说,他们已经与270名阿克苏老师结成师徒传帮带对子。领队教师李鸣一个人就结对了15名徒弟,不仅钉钉直播参与或者电话嘘寒问暖,还常常跑腿听课交流,提升徒弟们的教育教学本领。同时,杭州还在阿克苏设立了12个青蓝名师工作室,援疆指挥部促成了前后方名师工作室的结对互动。在支教团团长褚楚的带领下,杭阿美好教育“石榴籽”中小学社团工作室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褚楚老师主讲《逐梦音乐创编》,张雯洁老师组织葫芦丝教学进课堂,徐虹敏老师组织《水墨话中秋》,蓝林富老师的《泼墨山水》……给阿克苏孩子打开了艺术殿堂的大门。 入疆仅5个月,一个个好消息传来—— 今年,翁周烨老师指导徒弟王鹏老师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数学教师说题比赛高中组一等奖第一名;戴文彪老师指导徒弟魏宁老师、张永新老师,朱东老师指导徒弟刘伟勤、李凤至老师获得阿克苏地区及市作业创新设计比赛一等奖,吴丽琴老师的教育设计、教学案例双双获得自治区一等奖。今年以来,通过传帮带,阿克苏市徒弟已获得自治区、地区、市级荣誉累计30多次。 倾情绽放的最美芳华 一人援疆,全家付出。 4640公里,从江南到塞北,这不仅是地理上的间距,更意味着与亲人的别离。 英语教师焦鲁溢,开玩笑说自己是“一时英雄主义”,忙到没时间跟孩子视频,刚刚接手班级1个月便打了个“翻身仗”,阶段考成绩从年级12个平行班里的倒数第一,带到了正数第一。 赶在妻子临产前一天,41岁的援疆教师桂艳溢刚刚踏上回杭班机。“今年我又带起了班主任,既然答应了校长,就要努力做好……确实可以提前点回来照顾,但是对学生的了解才刚刚开始,一有自修课就要给学生辅导,还要把后面请假的课提前补上,多的时候一天要上5节课……” 做出援疆这个决定,桂老师说,他想跳出“舒适圈”。 正在这个节骨眼,妻子怀了二宝。“对一个女人来说,怀孕时老公不在身边,肯定有失落,虽然她不说,我也能看出来。填表那天,我问她,‘你要是不同意,我就不去。’她说,‘你去吧……’”桂艳溢明白,妻子的深明大义,少不了丈母娘的功劳。丈母娘经常劝她女儿,工作第一位,别拖后腿…… 家庭的付出,也让远在万里之外的桂艳溢,吃了一颗定心丸。“虽然工作很累,一想到我可以将自己班主任生涯的经验和教训,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当地的同事,我就特别开心,特别有满足感。” 老师们都说,情感的认可是对教师工作最公正、最直接、最无价的回报。没有什么比获得学生和家长的爱,更有成就感。 带着一颗种子来,留下满园芬芳去。 杭州援疆老师用满腔热忱,把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故事传唱给每个阿克苏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