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进出口的残疾人通道年久失修,给居民出行带来困扰;村里要建设村委广场,但涉及以前的电信设备用房,施工方不知找谁对接……治国安邦,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这些群众生活中的“微痛点”,看似不起眼,但如不能及时得到纾解,容易影响睦邻关系,带来负面情绪。 针对系列“问题事件”,杭州钱塘新区围绕“街社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试点任务,以“沉入式街社”红色治理共同体为依托,研究制定《试点推行“吹哨一件事”实施细则》,从组织引领、职权赋能、流程再造、智慧支撑等不同维度破冰,探索“街社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全生命周期改革。 基层治理存在“发现慢、变化快”的情况,对此钱塘新区建立问题事件爆料人、吹哨人、听哨人三支队伍,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做到党员、居民户、业委会、物业“人人都是爆料员”,村(社区)党组织是“指定吹哨人”,楼道、小区、社区、街道、部门“层层都有听哨人”。 临江街道位于钱塘新区东部,街道管辖区域内的东庄村、萧东村自2019年10月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总投资约7000万元。在东庄村的改造过程中,驻村干部发挥“听哨人”作用,积极联户收集民意。其间,不少村民积极反映:村内河道虽多,但普遍缺乏亲水公共空间,村民没有茶余饭后的交往场地。 民有所呼,我有快应。经设计,东庄村村委广场主要建设内容为乡村大舞台、运动场地、公厕、停车场改造、微型消防站改造、原有公园提升等,工程总投资约320万元,将一次性解决村民文体活动、饭后休闲等多方面需求,目前广场已基本竣工。 此外,钱塘新区还推行“你盯我办”制度,在“吹哨事项”流转处置中,明确村(社区)干部、联村(社区)干部、三服务干部分别为村(社)办、街道办、新区办的“盯办人”,通过“盯进度、盯落实、盯质量”,确保事件办理“件件有结果”;同时,新区明确接哨部门“首问负责制、联席会商制、限期办结制、问题通报制”,引入多元评价体系,试行问题办件“一事一评”“逆向测评”“满意度评价”机制,以下考上倒逼部门落实治理责任,实现“哨果”全程考,真正让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大受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