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发布2期数字化改革成果,上线8个自主研发系统,实现市场监管领域核心业务数字化全覆盖……
这一连串数字背后,是市场监管系统工作的一个个闪光亮点:“数智瓶安”入选全市首批八个“重大多跨场景应用推广”典型;“准入准营一网通”平台为代表的首期数字化改革成果相继亮相;余杭电动自行车协同智治监管试点为全省电动车综合治理集成改革铺路;萧山建成全省首家“所级数字化指挥中心”;药品安全智慧监管“黑匣子”入选全省数字经济首批优秀重大应用,建设进度全省第一;从“浙冷链”到“浙食链”,全链条智慧监管扫“码”即可得;西湖区首家智能化农村家宴厨房正式启用;全市中小学和等级幼儿园食堂建成智能“阳光厨房”1778家。 不日新者必日退。在浙江省数字化改革元年,杭州时不我待,正在以数字化整体智治不断推动监管效率新变革。 从“浙冷链”到“浙食链”,全链条智慧监管扫“码”可得 在超市拿起一瓶鲜牛奶,手机扫一扫食品包装上标有“浙食链”的二维码(即“浙食链”追溯码)后,消费者就能够了解到这瓶牛奶的生产加工状况、工厂自检结果、监督抽检结果、食用农产品产地和合格证明、进口食品检疫和消毒证明等信息。如果该食品在监督抽检中判定为不合格,监管部门会在“浙食链”系统召回该批次产品,警示消费者避免食用。若消费者遇到购买的食品出现质量瑕疵,采购票据又丢失,商家不予赔偿的情况,监管部门可追溯食品流通链路,锁定出售商家,维护消费者权益。 自从“浙食链”系统正式上线之后,消费者们都感受到了满满的“安全感”。“浙食链”系统共构建了“厂厂(场场)阳光、批批检测,样样赋码、件件扫码,时时追溯、事事倒查”六个应用场景。通过集成创新,所有应用场景功能集中在浙里办、支付宝、微信小程序和浙政钉四个APP端口输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消费者、执法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个端口使用系统功能。 这个系统是对以往传统分段监管理念的颠覆,以数字化改革实现了监管流程再造和系统性重塑,加快了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让食品消费者充分获得知情权。消费者只需通过“一扫查询”,就可以获得食品的产地、生产加工、检验检疫等信息,如果食品在监督抽检中被判定为不合格,监管部门会发布召回信息,警示消费者避免食用。 截至2021年底,新增全程可追溯食品经营主体22018家、达标企业7978家(任务数1575家),完成率506.54%;“件件扫码”统一用码流通7269248件(任务数118125件),完成率6153.86%。 事实上,“浙食链”的“灵感”来源,是“浙冷链”。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做好“人防”的同时,如何精准、高效地开展冷链食品“物防”工作,成了杭州市市场监管局面临的首要任务。 在数字化改革思路的牵引下,“浙冷链”系统应运而生。该平台依托“大数据分析+网格化管理”建立精密智控机制,“一码”贯通产品全链条流向,让冷链食品来源更清晰、协查更高效、信息更透明。截至2021年12月31日,平台已累计激活全市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0341家,累计赋码量838.7万,赋码率、扫码率均达100%。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受“浙冷链”启发,杭州市又将其扩展应用至食安领域,创新打造“浙食链”,形成了食品安全追溯闭环管理。依托“浙冷链”平台,全市10074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累计赋码789.08万个,约占全省总量50%,赋码率和扫码率均达100%。 数字化改革助力,杭州“放管服”改革取得新成效 登录一个平台,高效办成“一件事”,一网尽揽全周期。随着“准入准营一网通”平台为代表的首期数字化改革成果相继亮相,营商环境得到了不断的优化,企业在杭州办事也越来越方便了。 杭州利用数字化手段探索商事制度改革的步伐也从未止息。立足数据优势,杭州建成了商事登记“准入准营一网通”平台,形成一站式、全链条、“一网通办”、闭环管理的证照集成办理系统。 此外,杭州不断推进企业股权转让“一件事”改革和“同股不同权”登记创新试点,“CCC免办自我承诺便捷通道”为企减负;杭州、福州、南京三地实现商事登记领域47个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在商事制度改革进程中不断“放”出新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探索新型监管机制“一体化、数字管”经验被国务院职改办和省政府专报刊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杭州开展电梯智慧监管全国试点;创新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分级备案,颁发全省首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电子证书,以拱墅为试点,加强食品自动售货机许可监管……凸显了杭州“管”出了高效率。 中国(杭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投入使用,发明专利授权周期由22个月缩至3个月;启动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全国首单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落户滨江;加强西湖龙井、亚运会知识产权保护,成功申报西湖龙井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成效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示肯定……“服”出便利是数“智”赋能给予杭州的底气,杭州也不负众望,在2020年度营商环境评价中,市场监管、开办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应用3个指标,分列全国第1、4、5位。 创新驱动、标准发力,杭州质量强市步伐稳健 质量盛宴,全球共享。2021年,中国质量(杭州)大会在杭州成功举办。大会发布《杭州质量倡议》,全市6家组织和1名个人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创历史最佳获奖纪录。 办好一次会,提升一座城。随着中国质量(杭州)大会的举办,《杭州市质量促进办法》问世,杭州成为率先出台质量促进政府规章的省会。5家组织获“202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奖”,2家组织获“202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管理创新奖”。新一轮“小微三年成长计划”启动,“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持续发力,全市33家企业上榜浙江民企百强。 创新驱动,助企升级。市场监管部门牵头组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注册体系专班,发布药物临床试验发展报告;全市37个新药品种获批开展临床试验、13个仿制药获批上市、34个品种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42个三类、540个二类、1104个一类医疗器械获批上市;药品安全智慧监管“黑匣子”入选全省数字经济首批优秀重大应用,建设进度全省第一。 标准发力,科技登峰。全市累计制定“品字标”标准418项、国际标准84项、国家标准850项、行业标准1243项、市地方标准195项;电动汽车充电桩检定新模式国家试点,“三位一体”方案获总局肯定;全省率先发布“绿色直播间”地方标准,上城打造国内首个“直播电商数字治理平台”;滨江发布全国首个“同线同标同质”团体标准,桐庐建成全国首个县级物流(快递)绿色包装检测机构,与淳安联合推进大下姜区域特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合作,助力乡村振兴。 真打实干,办好实事惠民生 2021年初,西湖区首家智能化农村家宴厨房正式启用,这是“智能阳光厨房”在西湖区农村家宴放心厨房的首次应用,体现了市场监管部门用智慧监管为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保驾护航的决心。 这次智能化提升是在原来农村家宴放心厨房创建的基础上安装“阳光厨房”并接入餐饮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通过设置摄像头、物联警示提醒、自动感应等智能设备,实现在餐饮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系统企业端和监管端上“阳光云视”的视频直播,让后厨操作行为和现场环境可感知、可监控、可识别、可抓拍、可警示。 在今年民生实事项目推进中,市市场监管局始终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通过物联网、AI技术运用,进一步提升学校和农村家宴食品安全水平,也取得了良好成效。全市新增全程可追溯食品生产企业1622家,食品流通企业10102家;建成食品生产企业“阳光工厂”923家、农村家宴阳光厨房129家、中小学和等级幼儿园食堂智能阳光厨房1778家;首批59家民生药事服务站;125家新增“五化”市场更满足了百姓对于未来“邻里中心”的畅想。 启航新征程,风劲正扬帆。2022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定走好数“智”监管道路,把市场监管工作融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时代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