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为何难留年轻人?
近几年,笔者时常听到省级媒体,或者是市级、县级媒体“叫渴”,喊着“没人”,称部门里的年轻人,总是来了不久就跳槽了。
确实,移动互联网风起云涌,传统媒体经营发展遭遇挑战,一些媒体的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尤其一些互联网企业,薪酬较为丰厚,绩效考核灵活,对年轻骨干人才具有较强吸引力。
不过,我们是否认真反躬自问:为什么我们的媒体难留优秀的年轻人?我们是否提供了好的生态和土壤,充分释放了年轻人才的潜力和创造力?
有种观点认为,年轻人频频离职,是因为媒体待遇较低。这话有一定道理,媒体待遇的竞争力确实不如以前。
可是,待遇很重要,干事创业的机制和环境同样重要。“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环境造就人才,也能埋没人才。
好的体制机制和环境下,人才活力得到充分激发,每个人能各得其所、各展其长;反之,纵是千里马也无用武之地。
一些前媒体人跟笔者聊起来,谈起离职原因,大多有这么几类:
有的媒体,事业单位烙印深刻,还用老办法管理考核,“多劳少劳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部分年轻人入职后选择“躺平”;
有的媒体,嘴上说着想招年轻人,实际工作中仍是论资排辈。有时还会以年轻人不能融入单位环境为由,毙掉他们的创新“打法”;
有的媒体比较官僚,不比业务水平比职位、比等级,不少人失去了对新闻工作的敬畏心和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感,整日为了一两个位置挖空心思;
有的媒体,内部小圈子很多,相互排挤,年轻人难以融入;
有的媒体,改革创新的生态和氛围不足,暮气沉沉,年轻人不喜欢。
此外,还有人觉得,在传统媒体工作找不到成就感、价值感。
比如,写了稿子、做了产品,少有人看,缺少流量、缺乏互动,高低成败都由领导说了算,不如新媒体,内容为王、流量说话,还能收到读者即时反馈,效果如何是明明白白。在社会上,作为记者、编辑,已经不像10年前、20年前那么受人尊敬,铁肩妙笔的传统逐渐丧失,写稿子搞投机取巧、复制黏贴已经并不稀奇。
笔者也发现,年轻人缺乏新闻情怀和做好新闻工作的敬畏感、事业心,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没有在他们心中扎根,也是不少年轻人离职的原因之一。
以上种种,令人深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这句话意蕴深刻。作为以生产和传播内容为主要业务的单位,媒体惟有重视人才,才有发展前景,特别是移动端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以及话语方式的转变,都需要年轻人。因此,对年轻人的培养尤为重要,有大量的年轻人才加入,党的新闻事业才有活力和传承。
从这几年的实践看,媒体融合搞得好的,往往大胆起用年轻人,善用年轻人才;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内部创新创造活力,鼓励年轻人到移动主战场上大显身手。
比如“侠客岛”微信公众号,最初就是由人民日报海外版几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记者编辑,抱着“玩”的心态做起来的。又如以《元宵奇妙夜》等传统文化类节目“出圈”的河南卫视,采用导演竞聘上岗制。“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都由年轻导演带领80后、90后甚至00后主创人员组成的团队打造而成。
还有绍兴“越牛新闻”客户端,建立了数个集创意、采集、编发、海报、视频于一体的“大编辑群”,让90后员工担任“群主”,用年轻人引导、管理、影响年轻人,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打造了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新媒体战队。
互联网和新媒体告诉我们,玩法变了,生存法则和竞争规则变了。这需要体制机制的变革,需要适应互联网的年轻人和做事方式,需要非常强的学习力和创造力。
这固然需要媒体广开门路,大力引进年轻人才,更需要媒体在内部建好土壤,把现有人才用活用好,营造年轻向上的文化氛围。
特别是要大胆打破论资排辈,摒弃“经验主义论”,为年轻人松绑,让年轻人去担当创造,允许他们在不断探索、碰撞、试错的过程中学习成长。同时,也不能“一招了之”,要加强对年轻人的“传帮带”教育,帮助年轻人实现从学生到专业媒体人的身份转变、观念塑造。尤其是传统媒体老总,要敢于创造、敢于担当,如果总是爱惜羽毛,追求永远正确,没有冲劲还官气十足,那么就更加留不住年轻人。
老话说:“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媒体内部机制理顺了、环境搞活了,才能形成正向循环,更多有新闻情怀的年轻人才愿意来媒体,愿意一直干媒体,这样媒体才会一直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