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颜值和气质是什么样的?如何延续?这项草案正在征集意见
杭州的城市“颜值”和“气质”是什么样的?在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中,应如何保持独有的风貌并更好延续?
今起正式公示的《杭州市总体城市设计(补充完善)》(草案)(简称“草案”,点击蓝色字体可查看具体内容)尝试就这个问题,给出更详实的答案。
规划范围立足十城区,辐射全市域
避免“千城一面”,塑造杭州独特城乡风貌
“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手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市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近年来,杭州通过编制城市设计,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协调城市景观风貌,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有效维护延续了杭州独有的山水融城风貌,避免了“千城一面”。
当下,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杭州对总体城市设计进行补充完善,为实现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重要技术支撑。
“此次规划应对全域全要素、全过程、数字化等新要求,规划范围立足十城区,辐射全市域。”市规划资源局编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形成的“草案”,聚焦大山水特色风貌塑造、关注公共活力空间营造、落实空间治理数字化,从宏观层面对国土空间城市风貌特色、自然山水格局、城市形态格局、公共空间体系等问题进行整体研究和统筹设计,提出了具体的创新构想。
“在提炼市域和市区的风貌格局方面,强调城融山水。”市规划院团队指出,此次“草案”修编注重传承城市与山水、文化融合的整体意象和空间脉络,彰显山水城市意象。
依托“江、湖、山、林、渚、滩、田”等本底资源,“草案”提出构建“一江映三景,两脉筑生境,八楔汇杭城”的市域整体风貌骨架,以及“五湖四水一江潮,两脉青山半入城,三轴汇心领钱塘,十景秀色映城郭”的十区风貌格局。
同时,此次编制强化山水营城实践和人本空间营造。
放眼全市域,规划人员在“草案”中将杭州的景观风貌提炼为城湖合璧、湿地幽野、江海潮涌、江湖锦绣等十个特色文化场景,“各行政区可在分区城市设计中围绕相应场景进行风貌塑造,使场景意境更加彰显。”
值得一提的是,“草案”基于对杭州地理特征和文化研究,首次梳理总结杭州乡村建筑群体意象及乡村地区整体空间肌理形态与特征,分类提出聚落形态、公共空间、街巷空间、自然界面、杭派建筑风貌等引导要求,强化对水乡意象区与山居意象区“江南韵”“杭州味”的风貌引导,使乡村韵味再提炼、再彰显。
完善城乡一体、三生融合的山水城市风貌保护大框架
延续“诗画江南、风雅钱塘、创新天堂”风貌内涵
在诸多创新变化之外,“草案”也有一些“不变”。
“在上一版城市总设中,我们结合杭州的史地空间格局系列研究,着重从山水、人文和发展三个维度,对杭州的城市风貌特色进行提炼总结。”市规划资源局编制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此次“草案”编制过程中,规划人员和专家团队经多次研究讨论后明确延续“诗画江南、风雅钱塘、创新天堂”的风貌内涵。
为了更好的延续这份“不变”,“草案”提出了一系列可执行、可操作的技术手法。
规划人员介绍,为保障城市风貌定位的实现,建立城乡一体、三生融合的山水城市风貌保护大框架,“草案”进一步划定城市风貌管控重点地区,明确“点、线、面”特色风貌要素进行管控。
其中,对西湖、良渚、大运河“三世遗”等文化景观地区,钱塘江海塘、铁路、古道等线性空间,山边、水边和快速路等重要界面,城市突出地标相关主要视觉廊道,以及各类公共空间、商业节点等,明确管控范围并提出建筑形态、色彩等要素的管控与引导要求,让“整体大美、浙江气质、杭州意向”充分呈现。
为了推进相关管控落地,规划团队以行政区为单位,编制“一区一图则”,明确各区的风貌管控重点,并提出风貌引导和底线管控要求,为分区城市设计及控规编制提供技术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此轮城市设计还衔接杭州空间智治平台,梳理了自上向下的传导逻辑,强化总体城市设计的可实施性。
“未来,通过将具体规划参数、图层输入空间智治平台,‘草案’中划分的重点地区、提出的管控要求,都将一目了然地落在平台上。”市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人指出,从规划编制到审批,都将进一步清晰对城市新增建设及有机更新活动的管理,形成城乡风貌管理闭环。
当前,随着“草案”出炉,杭州正着眼全域国土空间一体化的新要求,将视野进一步从城区扩大至乡村,将视角从城市与建筑转向山水林田湖草城镇村的整体协同,加快提升城乡融合、三生融合、人境和谐、整体大美的国土空间品质的探索步伐……
此次“草案”公示将持续至9月13日,在此期间,市民朋友可以在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http://ghzy.hangzhou.gov.cn/)、杭州规划一点通平台(支付宝或微信扫二维码进入一点通-我来参与-规划公示模块)查看,或扫描调查问卷二维码提交您的宝贵意见建议。
“杭州规划一点通”二维码
“问卷调查”二维码
咨询电话:0571-87755863、0571-85254568
电子邮箱:hzscsgh@ 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