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一个鲜活的浙江

2022-08-25 09:22:56

专家学者畅谈“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省域品牌

今天的你,能读懂浙江吗?

两个月前,备受瞩目的“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省域品牌主题词,打开了浙江人的畅想空间——8个字很短,却蕴含如诗如画的山水风光、绵延不断的两浙文脉;8个字很长,它连结过去与未来,触发敢闯敢试的浙江人顺应时代、拥抱变化。

日前,本报推出“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系列采访,18位各个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畅谈自己眼中的浙江。一次次对谈是“走读”,更是思想的激荡。我们发现,江南的自然与人文,浙江的精神与气度,早已浸润在他们的基因里。

“这8个字很好地凝聚了浙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又凝聚了浙江的山水、人文和精神。省域品牌的打造和培育,无疑是一项具有开创意义的工作。”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何建华这样评价。当“故乡、山水、人文、发展、当下、未来”等高频词不断出现在采访中,一个“鲜活”的浙江逐渐呈现在眼前。

故乡、山水 

我们与浙江相生相融

从富庶丰饶的杭嘉湖平原,到风光旖旎的唐诗之路;从涛声依依的东海之滨,到绿意绵延的浙南山区……浙江是江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历经岁月积淀,那些如诗如画的山水风光,已经与人相生相融,构建了“诗画江南”的现实来源。

故乡,是采访中频繁出现的元素之一。香樟亭亭如盖,人与自然合而为一,这是考古学家杜正贤的老家东阳岩前村;湖泊澄清碧绿,青山连绵起伏,这是儿童文学作家沈石溪的老家慈溪东渡村;一粒稻米见证世界稻作文化起源,这是文化学者金元浦的故乡浦江……

人与地域,总是紧紧相依。法国地理学家阿·德芒戎曾说:“凡是人类生活的地方,无论何处,他们的生活方式中,总是包含着他们与地域基础之间一种必然的关系。”这些生于浙江、长于浙江的人们,也最善于从熟悉的土地中汲取灵感。

作家汤汤的不少作品里,都能找得到故乡的影子。《汤汤奇幻童年故事本》的灵感,来自于自己长大的武义南缸窑村;《美人树》的创作起源于村口的大树;《水妖喀喀莎》中蓝婆住的屋子,是小时候晒谷坪旁的土房子……“故乡使我童年的心灵充满阳光雨露和草木气息,一直温暖芬芳至今。”她说。

76岁的画家何水法,依然奔波于全省各地,为的是寻找一朵灵动的荷花。“同样是荷花,开在不同的地方,就有着不同的景致。比如,西湖的荷花是一片一片的,视野开阔;武义的十里荷花有上百个品种,有单瓣的、复瓣的……”在他眼里,笔墨是中国画的生命线,水是中国画的灵魂,写生是画家与生活的对话。

大运河,是作家海飞脚印遍布的地方。每当写作累了、需要找灵感,甚至是无目的闲逛的时候,他总会沿着大运河走下去。江南的意象,也刻在了这位江南作家的笔下。这些年,他策划推动的海小枪枪公益童书馆,大门距离大运河边只有七步。

从小居住于杭州井亭桥一带,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家彪自然而然有一种对水的亲近。这种情感,触发他在更深更远的大洋探索中留下自己的人生轨迹,也驱使他在科研工作中扬帆远航。“浙江文化底蕴丰厚,但对于海洋文化的发掘和保护,依然亟待加强。”他感慨道,浙江与水是密不可分的。深埋在地下的海洋沉积物,蕴藏着我们的历史和人文记忆。

采访中我们发现,以浙江的山水风光为起点,地域、人文、艺术、历史之间,似有一条无形的“纽带”。

何建华更倾向于把“诗画江南”理解为一种动态的意向。“这四个字让人产生丰富的、可视性的联想,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还带有水墨江南的意味。这种意境会展现出一种画面感,令人遥想诗与远方。”他说。

人文、发展  塑造一个有活力的浙江

江南之所以令人沉醉,不仅因为山水风光,更因为一方人文、历史积淀锻造出的人的品格。无论是身在异乡的浙江人,还是在这片土地上奋斗的“新浙江人”,都善于“闯”、勇于“试”、敢于“冒”。

读懂了人,也就推开了“活力浙江”这扇窗。“五千年前的良渚人,肯定是当时最有活力的,这才给我们留下这么神秘丰富的遗产。”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新院长徐天进颇有新意地阐释了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环境学派认为,文明的进展主要取决于环境,人居住的大空间,对自身的影响很大,这种影响必然又是相互的。”正如不少人感佩他“接棒”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的勇气,他也被故乡永康五金城问鼎全球的魄力折服。“这离不开永康人骨子里充满活力的文化基因。”他说。

安徽籍中科院院士钱前与浙江人打了近40年交道。“在我看来,无论是名人大家,还是普通工作者,都有不一般的活力。”他笑称,自己几十年如一日,候鸟般“南下北上”坚持分子育种事业,或许也是受到了这种活力的感染。

这种活力,触发着人们不断探索如何在时代浪潮激荡中塑造一个有希望的浙江。

多年前,浦江的水晶加工产业飞速发展,“散乱污”的产业模式对河流湖泊造成破坏,这让身在北京的金元浦皱了眉头。“生态是浦江的天然优势,人、环境与经济的相融,能够催生出最大的发展动力。”现在,饱受诟病的“牛奶河”“垃圾湖”得到治理,金狮湖、翠湖、通济湖碧波荡漾。“家乡改革发展的新面貌,增强了我们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他说。

西安人张颖岚到浙江大学工作刚满6年,他感叹于浙江正以饱满活力续写文化遗产的诗篇。从西湖的免费开放,到良渚遗址管委会的成功运作,再到当下“千座乡村博物馆”的积极建设,浙江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上的“思路”和“闯劲”让张颖岚印象深刻。他说:“这种‘活力’不仅使这些遗址、古建筑和文物能够为公众所认知和了解,还在于使这些与现代生活已经拉开一段距离的遗产,能够在现代生活中发挥出一种文化的推动力。”

现在,在内蒙古长大的设计师韩绪,对新时代的浙江村庄有了不同见解。几年前,他参与了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视觉形象及符号系统设计,创作团队在4个月的前期调研中,通过完整记录、体验“农村24小时”,融入当地文化生活。他有些意外地发现,不少农村已不再是“落后、闭塞”的代名词。浙北平原地区,不少村民自办企业,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村民”。“这股发展的劲,不分城与乡,都是新时代浙江的写照。”

“改革开放后的温州模式以及现代互联网经济都是很好的印证。”何建华说,即使面临着发展的难题,浙江人都勇于创新突破,这也是浙江的人文精神。

当下、未来  省域品牌就像“一条路”

“王旭烽、赵雁君把绍兴推荐给您”“徐天进、汤汤对浙江历史名人王阳明的精神世界心向往之”“杜正贤、金元浦最喜欢的浙江美食是东坡肉”“陈野、庞龙赞美浙江人的坚韧、聪敏”……

当“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系列采访活动接近尾声,一组以“一抹江南”“一页书卷”“一味鲜香”“一缕情义”为主题的明信片随之诞生。此刻,这些承载着山水人文、创新活力的小小卡片,已从杭州遥寄向远方。

看到“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系列采访之后,初到杭州的创业者常洁给我们发来微信:“我选择到浙江发展,看中的就是这里的人文氛围,还有浙江人的务实精神;我眼中的浙江人,就如《茶人三部曲》的主人公杭嘉和一样,清瘦健康的外表下却有厚重、讲情义、有担当的内心……”她最想把明信片寄给自己远在北京的母亲。“我想邀请她9月到杭州品茶,还想带她一起品读王旭烽的新书《望江南》。”她说。

当明信片送到杜正贤手中时,由他担任系主任的浙大城市学院考古系已经迎来第一届新生。“考古系从无到有,是许多人的心血,没有一点勇气与魄力,没有点面向未来的思维,是办不成的。”他说,活力浙江,就写在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脸上。浙江是文物大省,未来,考古系将为考古这项意义非凡的事业输送人才。

在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研人员、游客们在明信片上写下祝福,薄薄的纸张承载着厚重的心愿,与今天的浙江一起,“奔赴”远方。

跨越万水千山的明信片,拉近了人们与这片土地的距离。虽然远在法国留学,浙江大学校友“梨子”依然时时牵挂江南:“杭州是我最牵挂的城市之一,无论我走到哪里,我心中总有一个位置留给她。”在浙江奋斗10余年的江西籍外卖小哥钟继业难掩激动:“这些年,看着浙江的城市越来越漂亮,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我希望自己像这里一样,越来越有活力。”

与浙江有渊源的人,都在不约而同地思考:今天的浙江,为什么需要省域品牌?早在去年8月,省域品牌主题词深化工作就已启动。参加过其中两次座谈会的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副主任刘亭说:“这是一件好事。” 省域品牌作为一个省域最鲜明的标识,既是提升综合实力、凝聚精气神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外展现整体形象、扩大影响力的关键环节。

“就像一个城市无论有多少自然的、社会的资源,总是千流一源、一以贯之。”金元浦说,省域品牌就是一张名片,它告诉我们城市应该具备什么样子的“魂”,我们能从中体会到城市的独特内涵。他期待,未来的浙江能更好地发掘这种“魂”,拓展省域品牌的内涵,通过数字化改革,将文化与科技高度融合起来。

徐天进从省域品牌说起,说到了自己的一个愿望——有一天,人们把逛博物院当作日常。艺人可以在这里展示制玉的流程,游客也可以在辅导下上手加工,就像一种实验考古,参与和体验文明的这种进程。“‘诗画江南、活力浙江’,都不是虚的,是可以触摸的,或者说,就蕴藏在日常里。”他说。

……

也许,省域品牌就像“一条路”,走过它,就能梳理出一部充满生机活力、不断超越自我的发展史、奋斗史、创新史;而更重要的是,沿着这条路,我们能够读懂当下,探寻未来。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陈宁 编辑:陈俊男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