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智能物联赛道 杭州万亿级产业生态蓄势而发
【开栏语】
迎着初升的太阳,即将与2022道一声别:“再见,2022!”回望过去近360个日日夜夜,我们用心记录着历史。
这一年,我们见证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们感受到了数字化改革带来的便利;我们看到了筹办杭州亚运会带来的城市之变;我们直击了杭商包机赴国外“抢订单”的全过程;我们记录了杭州创新指数跃升至全球第14位的那一刻……
这一年,国际风云变幻,新冠疫情肆虐,杭州在合力开展疫情防控、继续深化数字化改革、稳步推进经济稳进提质、扎实推动科技自强自立、全力备战杭州亚运会、系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
时光的渡船即将穿越365个日子,又回到岁末的终点,并开始新的航程。今日起,本报推出“2022年终讲”系列报道,通过择取特定主题,访谈典型人物,展现2022年杭州在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进程中的新成就、新变化、新风貌。“年终讲”重在“讲”字,讲出杭州“好故事”,传递杭州“好声音”,呈现杭州的别样精彩和独特韵味,提振未来发展信心。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智能物联”首次被提出,主要是指以视觉智能为引领,云计算大数据、高端软件和人工智能、网络通信、集成电路、智能仪表为重点的产业生态圈。
竞逐新赛道,杭州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智能物联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成为智能物联卓越城市。
进击数字时代
不需要摘下口罩,只要直视屏幕就能自动显示实时体温、核酸检测结果等信息……在今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参会者在进场环节就见识到了“黑科技”。运用视觉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杭企宇泛智能打造了这台“数智哨兵”人脸识别设备,能实现防疫的同时大幅提高进场效率。
这就是智能物联落地的场景之一。事实上,从智能办公、智能家居到智慧城市,“智能物联”这四个字早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当中。今年,以此为新赛道,杭州提出了打造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性。之于杭州,目标始终清晰而坚定——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要加快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铸就实体经济的铁柱钢梁,打造产业兴盛的新天堂。
构建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正是杭州提升产业能级、夯实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高水平重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标志性举措。
当前,从上游芯片,到中游射频识别、传感器、存储器、终端设备,再到下游集成服务,杭州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的发展优势明显。
厚植优势,杭州再次亮出决心。7月,市委出台《关于促进智能物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陆续发布智能物联实施细则、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含金量”十足的产业政策;10月召开“中国视谷”建设启动会,11月在乌镇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球发布“中国视谷”建设蓝图,打造国家经济地理新地标和城市产业新名片……
据悉,全市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保持高位,预计今年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规模将实现7200亿元发展目标。
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中国视谷”实体园区在滨萧特别合作园开建,聚焦智能物联领域的10多个项目已签约落地特别合作园,涉及工业视觉、计算机视觉等方面。截至11月底,全市招引落地亿元以上智能物联产业项目4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优质项目的陆续落地,将推动杭州实现“数字安防-视觉智能-智能物联”的产业跃迁。
千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数字时代,杭州迎来进击时刻,锚定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杭州蓄势而发,动能澎湃。
对话行业大咖
“智能物联”一经提出,就受到社会关注。打造世界领先的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杭州的底气来自哪里、发展重点在哪里、企业机会在哪里……围绕这些话题,本报邀请到杭州市经信局电子信息产业处处长林昀、宇泛智能董事长赵弘毅等行业大咖,展开对话交流。
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处处长,林昀参与了《关于促进智能物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杭州市智能物联产业政策实施细则》《关于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的制定,是智能物联产业的经历者、研究者、观察者。
成立于2014年的宇泛智能,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宇泛智能致力于为智慧城市数字底座提供一站式数字物联网智能解决方案,目前研发的产品落地应用于全国约60%工地场景、近3万个社区场景。同时,产品已覆盖东南亚、欧洲、拉丁美洲、非洲等超65个国家,动态人脸识别设备出货量位居行业前列。
提问:林处您参与了智能物联相关政策的制定,而赵总的企业是政策的主要对象。请两位结合自身体会谈谈,杭州提出高质量发展智能物联产业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和考量,给企业、社会释放出什么信号?
林昀: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全面提升数字经济硬核实力,聚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前瞻性战略性产业,着力打造世界领先的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集群,厚积数字经济二次爆发的新动能”。《关于促进智能物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制定,为全面系统布局我市智能物联产业发展、实现数字经济二次攀升明晰了目标和路径。而智能物联、集成电路等产业政策的发布,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构建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是落实党代会部署的内在要求,也释放出一个信号:杭州将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同时,视觉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集成电路等产业链,都是杭州招商引资、产业培育的重点。
赵弘毅:看到《关于促进智能物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后的最大感受,就是杭州市政府是懂产业发展、懂技术发展和应用规律的。
智能物联产业的正式提出对企业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我认为最重要的意义是把AI落地的关键环节——物联(物联设备和物联平台),向整个市场做了进一步的普及。“AI落地的载体”也是宇泛从2017年开始就不断向外界在讲的概念。
就政策内容,最吸引我的是“布局全域感知体系,支持智能物联新基建”中的部署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安排与宇泛致力打造的城市细胞单元的数字底座不谋而合。只有细胞单元智能化、数字基础设施做得好,智慧城市才能进一步发挥作用。
一直以来,我们以人工智能(AI)、物联网平台和应用(AIoT)、边缘智能终端(Edge)为根基,通过生态化的方式为智慧城市数字底座提供一站式数字物联网智能解决方案,目前已覆盖社区、办公、商业、校园、酒店、工地等多个社会治理最小单元场景。
提问:当前,国内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都在重点发展智能物联产业。与之相比,杭州有哪些竞争优势?
林昀:发展智能物联产业,杭州基础很扎实。在集成电路产业链方面,我市设计业规模位列全国主要城市第四,有重点企业260多家,覆盖微处理器、逻辑电路、存储器、模拟电路、功率器件、传感器等主流产品。在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链方面,阿里云在云计算市场份额方面位列全球第三、亚太第一,新华三位列服务器国内前三强。在高端软件和人工智能产业链方面,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实现营业收入持续保持全国第一梯队,人工智能产业综合能力稳居全省第一。
特别是视觉智能产业链,这是杭州最具有突出优势的重要应用链。通过建设“中国视谷”标志性工程,我市明确了“数字安防-视觉智能-智能物联”的产业跃升路径,已有重点企业2300多家。而且,全市视频监控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超50%,拥有视觉智能国家级创新载体46个、省级创新载体186个,重点企业研发占比达9.2%,创新实力行业领先。
赵弘毅:杭州的优势在于安防产业非常强势,产业链上下游和人才集聚都有一定优势。智能物联的部分应用需要芯片层面进行协同创新,杭州打造了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未来也会吸引更多主控芯片方面的领头羊公司来杭布局。
提问:企业是最重要的创新主体。在杭州构建万亿级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打造智能物联卓越城市过程中,企业应该如何把握好时与势的机会,实现良好发展?
林昀:杭州始终坚持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市场经济主路线,智能物联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会。我认为,企业应该明确自身在产业链的地位,努力做到优势突出、不可替代。
具体来说,产业链龙头企业可以通过兼并、收购、注资、内部创业、投资孵化等方式培育上下游产业生态,从传统制造企业向智能物联领域跨界发展,加强与关键核心配套企业协同。专精特新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比如智能感知、智能网络、智能平台、智能计算等方面,重点突破数字孪生、脑机接口、成像感知、端云协同等技术。生态伙伴配套型的中小企业应坚持特色化发展,巩固核心产品优势,成为龙头链主企业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
赵弘毅:我认为,企业要处理好三组关系。
第一是业务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关系。业务发展是研发推出的产品所能在市场带来的销售收入和影响力,技术创新是为下一代产品所做的持续投入,技术创新的产品领先市场半步就好。
第二是竞争力积累和生态合作的关系。哪些是自己在市场上立足的能力,必须自己来做并且要做到极致,哪些生态合作伙伴来做会做得更好,这本质是关于企业定位/边界的问题。
第三是技术人才和行业人才的关系,智能物联与传统行业结合才能爆发出澎湃的动力,这中间面临的一个根本性挑战是既要理解行业也要理解技术。行业和技术要在一个团队里面深入结合,才能从行业角度透彻地看数字化。
提问:截至目前,杭州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明年,在这方面会重点推进哪些工作?对宇泛智能来说,明年将是怎样的一年,有哪些目标?
林昀:经过一系列工作的推进,我们在政策体系构建、产业空间打造、核心技术攻关、企业梯队培育、“中国视谷”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比如政策方面,它具有引领作用,也是产业能级提升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市已经形成了“1+X+N”的政策链。其中,“1”是《若干意见》,“X”是指智能物联实施细则、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产业政策,“N”是各区县(市)、产业平台出台的差异化政策。这些政策不仅能引领已有企业做大做强,而且能吸引优质项目落地杭州。
打造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是一项有延续性的系统工程。明年,我们将深化实施生态圈链长制工作、“三位一体”推进“中国视谷”建设、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全链体系研究、打造未来产业重要承载地、提升人工智能场景的转化应用能力、推进数字经济系统建设以及策划高端活动等。
例如,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我们的目标是建设5家以上智能物联领域企业创新联合体、解决10-15项智能物联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认定2-3家智能物联领域市概念验证中心,建设50家智能物联领域省级研发机构。
赵弘毅:对宇泛智能而言,2023年是关键一年,我们会在市场开拓和技术研发方面齐头并进。我们会继续以智能物联(AIoT)技术,面向城市的“细胞单元”提供产品,并且在社区、园区、工地、酒店等核心场景中打造出智能物联的标杆应用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我们还会参与到部分城市级智能物联平台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