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一期城市环境品质提升 “赛马”活动评比结果出炉

2023-05-05 08:17:27

示范引领,争先创优。“赛马”比拼,精品呈现。

今年,杭州市在推进城市环境品质提升“赛马”活动过程中,聚焦“匠心提质绣杭城”主题,坚持面上全面提质和点线亮点营造相结合,用足绣花功夫、发扬工匠精神、发动社会参与,形成全民扮靓美丽杭州的热烈氛围,以最佳的城市环境喜迎亚运盛会。

4月,2023年第一期“赛马”活动以“杭韵街巷”为主题,由亚运环境提升专班(市城管局)牵头,对老旧街巷实施“微改造微提升”,令旧肌理焕发新生机;深挖文化底蕴,保留老街记忆,融入亚运元素,精品呈现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提升百姓生活舒适度、满意度和幸福感。

近日,通过“四不两直”暗访踏勘,市统计局社会经济调查队对群众满意度进行抽样调查,市“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观察员、各区、县(市)代表集中评议及综合评定,“赛马”评比结果出炉,评选出优秀项目5个、优良项目4个、良好项目3个。

优秀项目

拱墅区:小河直街

还原历史风貌 再现文艺老街

小河直街将“微改造”“修旧如旧”“业态升级”贯穿提升改造全过程,通过布局整体业态,提升改造地下管线、公共空间、绿化景观、建筑立面,让老旧街巷沉淀出独特的烟火气和文艺范。一是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街区环境。修复破损管道、提升电力管线,解决商户电力不足和管道排污问题。二是优化公共空间,还原历史风貌。铺装提升石板6000平方米,梳理立面外露管线60余处,遮蔽美化空调外机50余处。三是梳理绿化景观,打造品质街区。在保持原有绿化生态前提下,因地制宜优化绿化3000平方米。四是业态集聚焕新,打卡文艺老街。重新规划布局整体业态环境,深挖运河文化内涵、展现老杭州民俗民风,成为杭州极具文艺范的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滨江区:西兴老街

传承世遗文化 蝶变古韵西兴

西兴老街努力打造千年古镇烟火味和历史文化书卷气交相辉映的千年古镇新样板。一是修旧如旧,千年古镇焕发新生。在保护修缮老街文保建筑的基础上,集中整治街区卫生环境,清理堆积物、处置“飞线”、完善无障碍设施,复绿补植500平方米,新建垃圾集置房2处,整改安全隐患160处。同时,落实序化、保洁、养护等综合管理。二是吟古诵今,诗路文化传承经典。西兴为浙东运河和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老街利用“诗路声音博物馆—西兴馆”举办“浙东唐诗之路——从西兴出发”摄影活动,推出“游钱塘精华、逛西兴老街”旅游线路。三是老街新韵,亚运主场镌刻印记。摆放时花,增加亚运元素,浓厚喜迎亚运氛围;开展“我在老街迎亚运”“国际友人在西兴”等活动,激发全民参与亚运热情。

西湖区:河渚街

古风现代交汇 诗意野趣共存

河渚街位于西溪湿地公众开放区,是一条集民俗文化、商业贸易、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开放式特色民俗商业街、网红打卡点。一是街区治理站位高。遵循“生态设计、最小干预”,保留原有建筑格局,通过“微改造、微提升”及沿街商户闭环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生活经营氛围。二是民生改善效果实。积极回应群众诉求,针对绿化老化、路面破损、暗区隐患、环境卫生等突出问题和关键小事,结合现场环境特色,提升基础设施,增强市民游客体验感。三是文化传承氛围浓。保留沿街代表性江南民居,打造西溪小花篮非遗竹编铺、龙舟陈列馆等观赏节点;以龙舟、白鹭等元素为设计理念,结合亚运规划园林风景,打造古风和现代交汇、诗意与野趣共存的民俗文化街区。

余杭区:闲林埠老街

传承古埠文脉 再续繁盛华章

余杭区闲林埠老街是集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高品质街区。一是延续文脉,实现“传承”与“更新”和谐共存。以闲林古埠文化为主线,通过微改造16处环境节点,修整保护21处文保建筑,提升改造广场水景、夜景灯光,统一管理立面、招牌、广告,给老街古韵文化注入新活力。二是聚焦亚运,推动“赛事”与“文化”高度融合。设置迎亚运精神堡垒小品、倒计时牌景观、观赛大屏,改造无障碍设施43处,打造大型户外亚运观赛空间,举办迎亚运活动12场,营造全民喜迎亚运氛围。三是完善设施,实现“软件”与“硬件”双向提升。建设3个停车场,设置近500个停车位,建设3个高标准公厕;引入“海绵城市”“智慧街区”理念和水系净化处理系统,努力打造干净整洁生态有序的高品质城市街区。

临安区:河桥老街

重现唐昌风情 恢复老街古韵

河桥老街位于河桥镇,历史上有“浙西秦淮”之美誉。根据“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总体要求,河桥镇对老街开展了微改造微提升。一是做好文化点缀,恢复老街古韵。对10余处空白墙体、绿化节点进行微改造,通过景墙+雕塑的形式展现老字号和特有的文化记忆,进一步恢复老街“百姓、百行、百店、百匠”的古镇风采。二是做好存量改造,提升老街职能。对历史建筑进行微调整,打造小镇客厅、邻里中心等集功能和美观于一体的服务站点,提升河桥老街为民服务能力,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三是做好示范创建,提升老街环境。积极开展“风情唐昌”县域风貌区创建,对排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治和提升,并成功创建全省新时代“富春山居图”县域样板区,持续擦亮河桥老街金名片。

优良项目

上城区:中山中路

于宋韵今声 赏中山词画

中山中路曾是古时御街,改造前沿街房屋立面陈旧、店招店牌凌乱。上城区通过微改造微提升,努力打造集历史记忆与休闲文化于一体的老旧街巷改造样板地、网红打卡地。一是问计于民,实现改造方案最优化。“线上+线下”收集民意,累计召开民主恳谈会8次,并邀请专家对5个整治点位“一点一议”;新增非机动车泊位300个,整改出店经营20余户。二是传承宋韵,唤醒老街巷历史韵味。汲取宋韵字体结构韵律,修复陈旧破损的屋檐结构,保留原有立面特色;店招改造修旧如旧,传承老街文化脉络;累计修复立面3000平方米、改造店招店牌119处、增设景观小品3处。三是综合提升,打造良好综合环境。加强街面秩序管控,策划运营中山路集市、杭城变迁灯光秀,展现老街文化、保留老街记忆、提升老街活力。

萧山区:欢潭老街

老街厚植爱国情 携手奋进共富路

欢潭老街位于进化镇欢潭村,因南宋岳飞率军途经此地“饮潭水而欢”得名。老街沿线涉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余处,覆盖古建筑近3万平方米。为提升老街环境、展现欢潭历史文化,萧山区深入挖掘、精心提升。一是文化融入,凸显爱国情怀。老街的入口是岳园,承载着百姓对岳家军的崇敬之情;墙上深植欢潭的“五义”精神,是千年欢潭的文化根脉。二是精细提升,优化老街环境。以“拆、整、序、美、治、植”为抓手,拆除老街沿线及前后各类违建100余处,实施电力上改下,拔除线杆300余根、清理飞线4.2万余米。三是整体修缮,再现历史风貌。累计修缮古建筑65幢、墙体1.5万平方米,有效保护并还原老街历史风貌,同时在沿线植入文化节点和文旅产业,打造老街商业气息、带动村民共富。

桐庐县:翙岗老街

厚植文化根脉 深化村旅融合

翙岗老街位于凤川街道,现存明清古建筑100余幢,名列第二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村。一是保护修缮先行,重现翙岗韵味。“迎亚运”以来,桐庐县开展老街提升改造,累计修复古建筑50余幢、古街巷9条、水澳11个,老街风貌韵味重新彰显。二是厚植文化根脉,提升古街人气。深入挖掘伯温隐逸文化,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原有古建筑改建记忆乡愁馆、廉政教育剪纸馆,打造形成学史知史、倡廉崇法的精品文旅线路,提升古街人气。三是深化村旅融合,促进共同富裕。依托古建筑群原有基底和独特民情风俗,老街大力深化村旅融合,带动村民就业,创新组织“清凉一夏、潮玩喜街”等活动,吸引中外游客10余万人次,唱响共同富裕主旋律。

淳安县:骑龙巷

延续历史脉络 记住排岭乡愁

骑龙巷位于千岛湖镇,是老排岭(千岛湖镇曾用名)的发祥地、淳安商业和市井文化的发源地。淳安县通过亮化、绿化、美化的环境品质提升,进一步打造千岛湖旅游“金名片”。一是深入挖掘,融入“新安文化”老记忆。深度挖掘老排岭记忆和新安文化,开展“骑龙巷的故事”主题征文及老照片征集活动,出版《排岭记忆·骑龙巷》,展现老骑龙巷风貌和历史。二是匠心打造,延续“老骑龙巷”历史脉络。将青砖、白墙、黑瓦等历史记忆和新安文化元素融入建筑立面、石磨摆件等细节中;立面修复、内部加固保留原有建筑风格,使新安文化汇聚、扎根骑龙巷。三是品质提升,增添街区活力。利用空中连廊串点成线,提升亮化景观照明,增设106个中式灯笼;铺设140余株绿植,美化老街空间;修补老旧房屋外立面,提升居住环境品质。

良好项目

临平区:水北街

古韵榻立水北街 夜景灯光展新颜

水北街位于塘栖镇北部、京杭大运河北岸,2004年被列为杭州市文物保护点。为展现更丰富的水乡文化,临平区对老街进行了优化提升。一是倚河岸,感运河之波澜。恢复青石板街,传承历史古韵;以点带面,改造沿河绿化1200平方米;修缮立面及廊檐500平方米,营造古色古香江南水乡韵味。二是赏夜景,见古镇之绚丽。聚焦“水墨江南古镇韵、宜居宜游品质光”的夜景定位,以典雅的静态光为主,营造“历史”“文化”“宜居”氛围,因地制宜展现大运河风光及塘栖水乡特色。三是望长桥,叹古桥之宏伟。紧邻老街的广济桥是如今京杭大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也是规模最大的薄墩联拱石桥,气势如虹、造型秀丽,历经500余年仍雄踞京杭大运河之上,成为历史沧桑的真实见证。

景区:上香古道中段

古道街巷微改 打造“西湖风韵”

景区上香古道中段(玉涧桥至龙井路)全长400米,东望杨公堤、西接龙井路,风景秀丽、曲径通幽。景区通过微改造微提升,为游客寻幽仿古、体验传统民俗营造良好环境。一是改造小微水体,呈现西湖自然风。街巷码头景观水域开阔,岸线曲折,通过小微水体改造,进一步美化水环境,与周边景观相协调,呈现西湖自然风。二是提升建筑立面,彰显西湖文化风。街巷新增反映百姓传统生活的雕像共计4处,整修都锦生故居及房屋立面1000平方米,清理瓦上草15处,彰显西湖文化风。三是升级商业业态,打造西湖市井风。街巷新增停车场一处,可停车辆50余辆;引入农家茶楼和特色杭帮菜商业业态,设计沿街店铺店招店牌;补种绿化600平方米,修整树型10余处,美化街巷,提升游客满意度、幸福感。

建德市:寿昌镇中山路步行街

微改精提显成效 古今交融放异彩

中山路步行街位于寿昌镇,建德市紧紧围绕千年古镇及文化寿昌的特点,对中山路步行街微改造微提升,在保留老街记忆的基础上,通过老街修缮、立面改造、文化塑造等方式,让老街焕发新生机。一是微改精提显成效。修复10余座历史建筑,微改造立面、道路及雨污管网,开展强弱电上改下、修补新增绿化,综合提升老街环境品质。二是古今交融放异彩。建立非遗文化、寿昌善孝文化、名仕文化等展示基地,将《寿昌镇志》活态化,挖掘历史记忆,传承市井文化。三是文旅融合助共富。建德市充分挖掘寿昌地域文化和经济特色,打造“寿昌909”夜间经济品牌及“寿昌味道”旅游品牌,挖掘包装豆黄馃、千层糕、炒粉干、豆腐包等16种寿昌名小吃,老街已成为夜间经济网红打卡点。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任彦 通讯员 夏静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