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搏浪行 高水平重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阿里巴巴全球总部。记者 李忠 摄
关键词:电商换市
“八八战略”指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更提出“立足全局发展浙江,跳出浙江发展浙江”。
以高站位为新起点谋局,以大改革为新时代开篇。电商换市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部署,在全国属于首创。“电商换市”不是简单地“换”掉市场,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浙货销售电商化、居民消费电商化以及各类服务电商化。
亮点样本
阿里巴巴:从“无中生有”到“无奇不有”
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把握新机遇。20年前,浙江的开放特质凝练成了开放战略,也催生了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大批数字化产业。
2003年5月,网上购物平台淘宝在杭州创立,同年10月,淘宝的第一笔担保交易发生。20年来,阿里巴巴在杭州带动的“电商换市”内涵不断深化拓展,实践形态不断丰富完善,从“无中生有”到“无奇不有”,阿里巴巴的电商特色发展之路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成为浙江改革开放大潮的一个生动缩影,创新的种子在之江大地落地生根、蓬勃生长。
白牛村的逆袭
雨后的白牛村隐现在云雾涌动的群山之下。2020年,“云上白牛”示范型村落景区在这里落成,名字中带“云”,不仅因为村中独特的自然“云景”,更是因为该村有一片驰骋网上的“数字云”。
“白牛村没产业、没特色,年轻人都在外打工,平时就像一个‘空巢’。”白牛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金土根用“三无村庄”“空心村”来形容2007年以前的白牛村。
而电商,则为2007年之后的白牛村带来了逆袭发展的机会。2007年,村民潘小忠开出了村里的第一家淘宝店,第一年就净赚了15万元。此后,通过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越来越多的村民搭上了电商快车。
2013年,白牛村成为了全国首批14个“淘宝村”之一。从2007年初尝电商,到如今“电商+文旅”多个赛道齐头并进。2020年,白牛村已汇集电商企业68家,电商年销售额达到4.7亿元,衍生快递、包装等就业岗位400余个,村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6万元。村民口袋里有钱了,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美丽蝶变。
白牛村的逆袭,是杭州20年来坚持以“八八战略”科学指引在星辰大海中破浪前行的一个生动案例,也让“电商换市”的指导思想,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去无限可能。而阿里巴巴的高质量健康发展,也离不开杭州市政府坚定不移的支持。
数字化架起城乡经济的桥梁
马云曾说,是浙江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和创业风气造就了阿里巴巴。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市场化取向改革,通过“先放开后引导、先搞活后规范、先发展后提高”,有效促进了市场主体成长和市场机制发育。
如今,阿里巴巴在杭州引领着整个数字经济市场。截至2022年3月31日,阿里巴巴生态体系GMV(商品交易总额)为人民币8.317万亿元。其中,阿里巴巴面向中国消费者的业务(中国商业,本地生活服务,数字媒体及娱乐)产生的GMV为人民币7.976万亿元。
2022财年,阿里巴巴生态体系通过面向全球消费者的业务服务年度活跃消费者约为13.1亿,其中中国市场消费者数量超过10亿,3.05亿消费者来自海外。截至12月31日,在淘宝和天猫消费超过1万元人民币的消费者数量保持在约1.24亿,并有98%的留存率。同时,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方式,淘宝也在不断提升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另外,从2019年起,阿里巴巴已先后派出27位“乡村振兴特派员”扎根农村。2019年以来,阿里先后派出27位“乡村振兴特派员”赴山西、湖南、贵州、甘肃等地的欠发达县域,长期驻扎当地开展工作。特派员们与乡亲们同吃同住,跑遍了当地山山水水,把互联网延伸到了大山深处,把培训送到了田间地头,把不少原来手握锄头的大爷大妈变成了“数字农民”“直播达人”,让电商成为增收致富的有效工具。他们还协助当地建立智能物流中心,让产在深山的优质农产品不仅让人看得见,还能高效低价运出去,卖个好价钱。
与此同时,通过电商平台,全国各地很多像白牛村一样的村庄积极参与到数字化市场中,推动当地经济发展。2009年到 2021年,中国各地淘宝村的数量从最初的3个增加到7023个,遍布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充分体现了数字乡村的快速发展潜力。2021年,这些“淘宝村”和 2171个规模更可观的“淘宝镇”在阿里巴巴平台交易额达到1.3万亿元。同年,832个脱贫县在阿里巴巴平台的销售额达到1281亿元。
升级为消费、工业、农业、文化等全域发展体系
第一单淘宝交易,第一次扫码支付,第一张电子证照……“电商换市”让杭州创造了无数个“第一”,也给杭州贴上了诸多标签:淘宝发源地、移动支付之都、创新活力之城……
同时,电商也涉及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只是“买东西、开网店、做生意”,背后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硬科技,连接着“外卖小哥”“闪送骑收”“助农主播”,支撑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和以往不同的是,如今的“电商换市”将过去围绕“数字经济”的政策明确升级为支持消费、工业、农业、文化等互联网平台全领域发展的体系。
例如数字赋能制造业,杭州一直在全国领跑,且已显示出强实力:由阿里云、中控、之江实验室合建的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服务包括一汽集团、首钢集团、浙江中烟、老板电器等在内的约10万家工业企业。
老板电器基于阿里云搭建“九天中枢数字平台”,实现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改造主线,推进5G、云计算、AI等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
阿里巴巴集团与吉利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云计算和工业互联网、智能座舱及智能出行、数字化营销、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合作探索。
在数字赋能的基础上,创新也是杭州发展的最亮底色。达摩院已推出AI模型社区,开发了300多个经过验证的AI模型,且全面开放;网易拥有自研引擎技术,在3D引擎等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移动支付国际标准的制定,蚂蚁等中国企业是主力;中控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
如今的杭州,有120余家电商平台企业,平台内网店超900万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比超2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数字经济在杭州已形成了以阿里巴巴、海康威视、新华三等为龙头,上市公司和独角兽企业为中坚,“双创”为支撑的雁形企业群。阿里云成为全球第三大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服务商,海康威视“视频感知”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今年3月28日,阿里巴巴启动“1+6+N”组织变革,在阿里巴巴控股集团之下,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六大业务集团,以及盒马、飞猪等多家业务公司,目的是打造敏捷组织、激发创新活力。据了解,目前各项变革正在平稳推进中,阿里巴巴也正以全新姿态奔向未来。
当前,杭州致力于高水平重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数实融合推进五大产业生态圈建设,正处于数字经济二次攀登的窗口机遇期,在“八八战略”的引领下,不断厚植杭州电商经济优势,将会把电商经济的“金名片”擦得更亮,更多杭州电商企业也将成为创新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城市范例
杭州开启创新融合新篇章
风至自灵动,策高当行远。大力推进“电商换市”工作,包括:电商销浙货、电商强外贸、电商促消费、电商兴农村、电商促商贸业转型、各行业电商化。
电子商务如何与浙江的市场基因真正相融?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电商标准体系研究,初步形成了以技术标准、交易标准、监管标准以及支撑体系标准为核心的电商标准体系;主动对标CPTP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数据基础制度构建、金融科技合作等方面,加快开展开放压力测试;在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期间,浙江更召开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与数字经济合作高峰论坛,探寻建立与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体制机制。
杭州市更是从2013年10月即着手拟定《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电商换市”的实施意见》和《杭州市电子商务拓市场实施方案》。对于国内市场,杭州旨在通过电子商务不断提高杭州产品的竞争力和销售比重,积极推进特色馆和产业带的建设,提高杭州产品在国内市场中的占有率;充分利用专业市场、国内展会、杭商资源等传统渠道拓展市场的同时,大力利用电子商务、品牌连锁等现代流通方式拓展市场。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杭州发展经济,没有天然的金山银矿,但是依托数字技术,可以发挥点“数”成金的力量。发展数字经济,杭州有底气,有优势,也得到了政府的持续重视。今年以来,省、市围绕数字经济召开了多场重要大会:
1月,浙江省委召开大会,系统部署三个“一号工程”,其中就包括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
4月,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推进会议召开,指出要发挥“平台、企业、项目、人才”四大核心载体的作用,推动全市服务业发展量质齐升。平台经济是杭州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放在了第一位。
5月,全市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大会提出,杭州要高水平重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数字经济的强劲东风下,一批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硬件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快速成长,跨境电商、网约车、共享单车、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连接消费等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带动浙江新实体经济蓬勃发展。与此同时,杭州政府依托地方优势,积极打造数字经济发展大平台和高端创新中心,形成全球产业竞争的新高地。比如杭州拥有之江实验室、阿里巴巴达摩院、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众多高端创新平台,在城西科创大走廊布局人工智能小镇,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