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杭州之窗”展示“制度之效”
杭州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杭州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正式启用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虹桥街道考察基层立法联系点时深刻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1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对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和实践要求作出系统精辟的阐述。他还强调,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宣传工作,讲清楚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讲好中国民主故事。
2022年,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市域典范”的目标要求。市委专门出台实施意见,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加强对人大制度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宣传教育研究”。
“讲好中国民主故事”这道题怎么答?历经一年多紧张筹建,于11月2日正式启用的杭州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杭州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正是杭州市以实际行动交出的其中一份答卷。
深秋时节,小营公园依旧翠色掩映。穿公园而入,白墙黛瓦下,篆书“全过程人民民主”红色印章LOGO格外醒目。位于小营公园17号的杭州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杭州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也是全省首家地市级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
01
充分发挥五方面功能作用,助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
中心(总站)总面积3153平方米,建筑主体是建成于清末民初的胡宅旧址,是一个典型传统江南民居院落。建设过程中,对原有建筑进行了全面的保护性修缮,合理利用建筑空间设置了陈列展览、数字交互、联络协商、学习研究四个区域。
中心(总站)启用后,将在推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服务市级以上国家机关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实现全市代表联络站的数字化交互、展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杭州的生动实践、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杭州的学习实践与研究等五个方面承担重要职责。概括起来说,就是“指导、服务、交互、展示、研究”五大功能。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人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极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民主实践中展现出勃勃生机,创造了许多成功的实践经验。
“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的目标定位。
“如何通过‘杭州之窗’展示‘制度之效’?建设中心(总站)就是杭州努力打造‘重要窗口’,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的一项实际举措。”中心(总站)建设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设中心(总站)对我市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进行了一次深刻总结,也将在加强指导、规范程序、完善制度等方面,对实施全过程人民民主进行有力推动,积极助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市域典范。
坐落于小营·江南红巷的中心(总站)与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钱学森故居等红色景点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将为彰显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优势,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增添人大元素、作出人大贡献。
02
1100多张照片、420余件展品,生动讲述人大制度和杭州实践
进入中心(总站),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权力属于人民》雕塑。雕塑的场景是1954年9月,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通过以后,北京政法学院的学生正在赶制宪法宣传的模型。模型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句话出自1954年宪法第二条,也是现行宪法的第二条。字字千钧,这16个字,70年来一字未改。
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举的旗帜,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并通过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标志着人民民主制度正式建立。
中心(总站)设置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杭州实践展》,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杭州的生动实践”两个部分,“历史渊源”“伟大创造”“坚持完善”“制度自信”“发展历程”“党的领导”“履职行权”“实践高地”8个单元,全景式回顾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实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光辉历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杭州近70年,特别是市人大常委会成立40多年来的生动实践。
展览以“讲好人大故事,践行人民民主,坚定制度自信”为使命,以把人大制度讲清楚、把杭州实践讲生动为重点,共展出照片1100多张、展品420余件,运用多媒体18个、艺术品20件(座),复原景观7个。
上城区叶翠庭老人悉心保存的12张选民证,见证了她从1953年到1997年参与民主选举的历程;杭州立法画卷,展示了从1987年到现在杭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现行有效的105部地方性法规;泛黄的照片组图和“治污救民”的匾额,讲述着各级人大监督推动治理苕溪水的佳话……
一张张展板、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展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落地生根、蓬勃发展的生动记录,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杭州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的鲜活写照。
中心(总站)建设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充分利用好、维护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杭州实践展》,发挥好“展示窗”作用,讲好中国民主故事、人大故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入人心。
03
创新展览载体和形式,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人民民主
中心(总站)不仅有历史建筑的底色、江南名巷的红色,还有创新创造的亮色。
“人民·江山”画屏、地方立法的杭州画卷、决议决定的杭州建树、人大代表的杭州拼图、基层民主的杭州律动和热词“六和塔”……这些都是全国首创的艺术场景。来这里,观众可以沉浸式触摸历史的脉搏,感受真实可触的人民民主。
比如,以杭州市市树——樟树为原型,用重约3吨的花岗岩雕刻成了“决议决定的杭州建树”,挂在树上的24块花岗岩板,展示了历届市人大常委会作出的24个决议决定,内容上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大领域。
再比如,《杭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通过二维动画形式,以钱塘江水系为主线,贯通杭州13个区、县(市),用一个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描绘了一幅“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杭州山水画卷”。
看完展览,观众还可以来到全国首个人大元宇宙——“我来当代表 参加人代会”场景,观众能以“杭州市人大代表”的虚拟数字人身份,通过VR、PAD、手机和大屏幕等途径,“身临其境”地参加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从步入会场、在指定座位就座、查阅会议材料,到大会开幕、听取审议工作报告、提出议案建议,再到投票表决、宪法宣誓、大会闭幕,真切感受作为市人大代表参加市人代会的荣誉感、庄严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值得一提的是,中心(总站)在人大元宇宙、履职行权、实践高地等区域,都设置了专门的民情民意通道。观众可以通过线上留言、互动交流和模拟提出代表建议等方式,对地方立法、专项监督、重大事项决定、民生实事选题等提出意见建议。
中心(总站)还设置了全国首家全过程人民民主专题图书馆,目前馆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民主建设、各国民主政治等方面图书4000余册,面向社会免费开放。观众可以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学习主题,针对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关键词,查阅有关专著和资料。
中心(总站)建设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后续在增加馆藏图书的同时,还将邀请专家学者开设“全过程人民民主”专题讲座,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融合共进,助力形成具有杭州辨识度的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标志性成果。
04
四级代表联络体系全面建立,为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提供服务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把迭代升级人大代表联络站、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作为重大任务,着力构建“1+13+191+N”的市县乡村四级“线上+线下”代表联络体系。中心(总站)的正式启用,标志着这一体系的全面建立。
接下来,中心(总站)将如何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在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的基础上形成整体合力?据介绍,中心(总站)将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开展工作指导、绩效评估,积极推动全市各级代表联络站迭代升级,完善“各级站点广泛倾听民声—联络总站汇聚民情民意—国家机关梳理有关建议—举一反三改进工作举措—解决问题增进民生福祉”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中心(总站)依托杭州“数智人大”,设置了市人大代表联络数字总站,通过迭代完善和推广应用人大代表联络站应用场景,打破代表接待群众的时间空间限制,拓展代表联系群众的广度深度,推动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站点之间互联互通,全力打造“民意大脑”,让联络站工作更好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惠民生。
中心(总站)在发挥好“推动者”作用的同时,还将全力发挥好“实践地”作用。作为市人大常委会联系各级人大代表的重要阵地、开展人大协商的重要场所,中心(总站)以全市700多个联络站、1500多个联络点为基础,同时建有1个人大协商驿站、8个行业代表联络室,重点为市级以上国家机关、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提供服务。
中心(总站)建设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心(总站)将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等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实际问题,聚焦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等重要议题,制度性、常态化地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国家机关和社会各界充分讨论、共同商议,广泛征求和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确保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人民群众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