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质量发展的人文经济学

2024-04-25 15:34:17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这是基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实践提出的重大理论命题。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认可肯定的人文经济学典型样本城市之一,杭州提出大力实施“十大攀登行动”,其中就包括“实施中华文明现代形态探索攀登行动”,赓续城市历史文脉,繁荣发展人文经济。从杭州高质量发展实践中进行理论阐述并推广,分析人文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的、历史的联系和作用机制,研究其中的人文经济学,是对总书记深切关切的积极回应,也有益于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来自实践总结的学理支撑。

经济学本是科学与人文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强调经济学不仅是科学,更主要是为了“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文经济学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智慧产物,它以人文与经济关系的重构融合来打破西方式现代化困局,是在现实的人性与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对经济学的重建。杭州目前已迈入“2万亿元俱乐部”,服务业占比超7成,这在全球范围来看都已达到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与此同时,杭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建设。这条高质量发展道路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注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回答了以往经济学中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问题。

人文底蕴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体现在,独特的历史文脉促成了不同地域独特的经济形态,是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底色。正如恩格斯曾指出“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人文经济学坚持历史方法与历史叙事,强调优秀厚重的历史文脉对经济发展的浸润和灵魂支撑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新发展。杭州作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丰富。1982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西湖文化景观、中国大运河(杭州段)、良渚古城遗址三大世界遗产;“良渚论坛”落户杭州;“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推动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与此同时,古有文人贤士、今有杭商企业家们,传承至今的人文精神成为杭州高质量发展的深厚底蕴。接续千年的历史文脉正在创新性地转化为发展优势,塑造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与创新活力之城的交相辉映优势。

文化经济交融互动发展是人文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文化经济学或文化产业理论等,人文经济学所强调的文化经济融合将文化与经济看做人类文明进步的两个车轮,二者互为转化,彰显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特色。

杭州以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文化经济化,2023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211亿元,占全市GDP比重16%,成为助推全市GDP跃上2万亿元台阶的重要力量之一;规上文化企业数量达1570家,产业发展质量、产业贡献度等多项指标稳居全国大中型城市、副省级城市前列。与此同时,杭州经济发展中文化含量、文化元素持续增强,文化赋能经济的经济文化化进程不断加快。文化赋能制造业推动制造业价值提升,工业设计整体实力与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厦门等城市同处国内工业设计中心城市“第一方阵”。文化赋能旅游业加速文旅融合,德寿宫、国家版本馆、文旅市集·杭州奇妙夜等一批现象级文旅融合场景不断涌现。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千万工程”深化提升,展现诗画江南的千村千面。杭州实践为新时代中国人文经济学贡献了地方经验,阐释出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交融互动的内在机理。

新质生产力的诞生与发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演化的技术条件,人文经济学强调的人文底蕴在以创新主导的新质生产力驱动下,具备了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的可能性。尤其是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对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活起来”并实现可听、可感、可触具有重要作用,文化、经济、科技交互融合程度将更加深入。杭州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大力推进数字音乐、网络视听、文化直播、短视频、微短剧等数字文化新业态发展取得新突破。数字经济还催生了众多文化科技新场景。国家版本馆、德寿宫等场馆广泛应用科技手段,以更鲜活的方式推动沉浸式体验,促进文物价值深度阐释和充分挖掘。惊艳全球的亚运会数字技术运用也正在转化为对“数字文旅第一城”的有力支撑。可见,新质生产力助推了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的演化,避免了现代化进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割裂或毁灭,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人文经济学的系统构建任重道远,其来源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又必将指引中国式现代化更加行稳致远。植耕历史沃土,杭州应坚持人文经济的实践推进与人文经济学的理论自觉两手抓,积极探索人文与经济互促共荣的路径与机制,全力打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杭州新样板。

(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博士)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汪欢欢 制图 王璟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