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龄群体“老有所养” 首场“代表·局长面对面”建议办理协商活动举行
杭州是全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今年市人代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宋亚琴就“如何提高养老机构资源利用效率”,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加大普惠型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和改造,合理布局养老资源,同时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加大护理员队伍培养等,多措并举促进养老服务设施良性运行。
时间过去3个月,建议办理得如何了?接下去相关部门打算采取什么措施改善养老服务?昨日,在杭州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举办了首场“代表·局长面对面”建议办理协商活动。现场,人大代表、养老领域专家和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面对面互动交流,通过多方参与、会商会办,共同助力杭州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建议主办部门,市民政局负责人首先发言,表示将进一步深化供给侧改革,优化服务布局,大力推进规模适度、经济适用、服务高效的嵌入式养老机构建设,使杭州的养老服务触手可及。同时,有重点地推进专业照护机构的床位数,目标到明年底,每万名老年人拥有认知症照护床位20张,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达到总床位的65%以上,“康养联合体”乡镇街道覆盖率达到100%。此外,还将会同市财政局共同建立杭州市养老护理员岗位津贴制度,在全市养老服务机构落地职业技能等级与养老服务人员薪酬待遇挂钩机制,提高养老护理员待遇,留住养老服务人才。
“社区养老配套用房如何保障?长护险工作有什么新进展?护理员队伍素质又该如何提升?”在听取了市民政局对杭州养老服务的整体情况介绍后,宋亚琴作为建议发起人,现场梳理出几大方向,当面询问建议协办部门。
对这些“追加”问题,市委社工部、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等协办单位负责人直面问题、主动表态,一一向代表反馈了办理结果及后续计划。
热烈的氛围也感染着其他代表专家加入讨论。“现在杭州的城市和农村,建设了乡镇养老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一批场地,可以说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但部分机构标准不高、功能发挥不到位,要继续解决‘用不用’的问题。”市人大代表何红结合自身工作,提出了改进方向。
“我觉得应该对普惠性机构进行摸底,优先保证重度失能老人住得起,同时发展流动病床等,改善区域之间养老资源不匹配不均衡的现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做实了,老人进入医疗机构养老的进程就延缓了。”社会福利研究方面专家董红亚曾参与杭州的养老规划编制工作,此次作为专家代表,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此外,现场还针对养老床位按需灵活转化、拓宽养老经费筹资渠道、放松助老志愿者年龄限制等代表提出的建议,给予了积极回应。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依托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以及各区、县(市)人大代表联络体系,上下联动,积极构建了协商议事工作机制。而“局长·代表面对面”建议办理协商等系列人大协商议事活动,就是杭州在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领域的具体举措。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杭州将在市总站和各级人大代表联络站点陆续开展协商议事活动,密切联系群众,形成工作合力,以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提出办理“两个高质量”,推动解决杭州发展过程中的全局性问题。
根据安排,杭州市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中心(杭州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全年将举办“市长·代表面对面”重点建议办理协商、“局长·代表面对面”市县联动民生事项协商、“局长·代表面对面”建议办理协商、“局长·代表面对面”专题协商议事,以及市人大行业代表联络协商议事等70场左右的协商议事活动,各级人大代表联络站点也将陆续开展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