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加快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建共优共享”
孩子马上到入学年龄,希望在家门口上好的学校;孩子要上高中了,期待更多好的选择;孩子生活在乡村,能享受和城里同样优质的教育……对一个个家庭来说,让孩子能“学有优教”,正成为影响其幸福感、获得感的“关键小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
中央有部署,杭州见行动。
前不久,杭州市小学一年级新生报名落下帷幕。今年全市新生报名人数约13.5万人,处于历史高位。“孩子上学会不会没着落?”不少家长有这样的担忧。事实上直到升学季结束,也没有“报不上名”“入不了学”的事发生。
遇到入学高峰,如何平稳度峰?杭州采用了新建校园这个“硬招”,今年是杭州连续第5年把新建学校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前4年已建设447所,新增学位38.21万个。今年,新学校已完工51所,其余项目也均已进入装饰装修或室外附属施工阶段,预计将提前竣工。
“教育要优先布局、优先建设、优先投入。本轮校园基建,杭州找准薄弱区块,确保教育配套供给。”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绝大部分新建学校落在了人口流入多、流入人口年轻化的区域。解决了“有学上”,还要“上好学”,对于新学校的打造,“名校集团化”模式正被广泛运用。通过名校领办,输出优质教学团队和成熟管理模式,让一所所新校能高起点办学。
一边是区域教育资源的不断优化配置,另一边是市域教育优质均衡的加快深入推进。
“开展市、区两级合作共建优质高中是一大创新举措,让直属高中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好辐射周边区县市。”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前几年已成功打造了杭二中钱江学校、学军中学海创园学校、杭十四中青山湖学校。今年9月,杭高临平学校、杭二中富春学校、学军中学桐庐学校将正式投用,让更多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中资源。
实现“教育共富”的进程中,杭州还通过实施办学资源共建共享、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农村学校“提、撤、并”、农村学生健康成长“新四项工程”,持续缩小基础教育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其中,将进一步深化市域“组团式”教育对口服务,服务范围从山区4县扩大为西部五区县,服务周期从两年延长为三年。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杭州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夯实基础性支撑。”市教育局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