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质生产力共享机制 推进杭州西部山区特色产业集聚升级

2024-11-08 11:05:27

制图 王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因地制宜地推动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的创新,成为破解先进生产要素集聚难题、推进区域均衡发展的关键路径。杭州西部山区以丘陵山地、生态功能区为主,存在先进生产要素集聚不足问题,亟须通过创新新质生产力共享机制,为西部山区如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等地的产业转移承接提供有力支撑,吸引更多投资与技术资源,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集群发展的新模式,从而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强化新质生产力纵向共享机制

激发山区县产业集群新活力

构建市域科技产业协同机制。市域统筹是科技资源有序流动和产业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互助、区际利益补偿的关键保障。杭州要在市域层面搭建科技与产业的统筹共享平台,消除地方与部门的信息壁垒,消解区域间产业的恶性竞争,全市“一盘棋”地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同时,配合平台建设同步成立特色优势产业集群领导小组,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发展逻辑,精心培育、引进和扶持西部山区的企业,助力其提质升级。此外,要推动生产要素向西部山区流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此基础上,临安、桐庐、建德、淳安等山区县也应结合自身优势,绘制高新技术产业招引图谱,明确招商重点,强化项目招引的科创属性,有重点引进实体类先进制造业、成熟型高新技术企业和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龙头企业,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科技成果产业化率是衡量科技成果转化效果的重要指标,因而如何有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成为关键。针对西部山区县科技落地少和转化率低等问题,可以在西部山区县设立应用试验场,研究制定典型应用场景清单,加快新技术、新产品,以及重大项目在其中的落地转化与规模化应用,以提升杭州西部山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通过组织实施一批市域东西部协作的跨领域、综合性标杆和亮点项目,滚动更新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目录和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重点新材料、首版次软件推广应用指导目录,推动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和深入转化。

创新柔性帮扶机制。针对人才难以西进的问题,可以通过创新运用柔性帮扶机制,以柔性挂职、科技咨询、定期服务、技术开发等多种手段,为杭州西部山区提供智力支持。同时,探索“产业研究院+产业基金+产业园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建立“产业生成+揭榜挂帅”的协同创新机制,实现从科研到生产的无缝对接。此外,还应完善离岗创业支持政策,健全事业单位离岗创业人员创新创业风险分担机制,鼓励更多学术创业者赴西部山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为山区发展注入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

优化新质生产力横向共享机制

搭建东西部科技合作新桥梁

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是科技成果供需对接的“中枢纽带”,是科技成果适配推广的“加速器”。杭州可以通过专门设立西部山区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在原有科创企业服务体系基础上,个性化设置一批中心或基地,特色化定制一套服务内容。例如,淳安县落地国际院士创新中心淳安分中心、技术转移人才发展创新中心人才培养基地(淳安站)等,为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提供有力支撑。此外,可以深度链接“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打造线上服务平台,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和交易信息的匹配。

搭建科研合作交流平台。科研合作与交流是科技创新成果产生的“催化剂”。杭州市应加快建设虚拟园区,鼓励东西部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深入西部山区开展产学研合作。参考运用余杭区径山镇的“3×N”共富机制原理,建立东西部地区科研院所的共享机制,以单位结对和设点的形式在西部山区设立分院和工作站。同时,形成东西部地区科技人才交流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西部山区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推进科创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金融服务支持是科创长效发展的“护卫舰”。杭州可以通过推动科创金融服务专员入驻政务增值服务金融服务专区窗口,探索定制型增值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创新模式,持续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丰富跨境金融功能,为西部山区县特色优势产业“走出去”提供有力帮助。此外,还可以通过精准对接科创企业需求,建立项目共引、基金共建、股权合作等机制,实现“一个口子汇集需求,集成化输出服务”。同时,迭代“科创金融e站通”平台,优化科技成果和金融服务线上展示及交易平台,为中小科技企业商业计划与资金供方搭建便捷通道,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

拓展新质生产力内外共享机制

开辟产业集群发展新领域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杭州要注重引进智能设备,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优化生产决策,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推动杭州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西部山区县可借鉴余杭区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业务系统经验,融合智慧茶园、茶园监测、气象溯源、服务产品等模块,监测茶树生长环境,利用区域气候资源优势开展生产活动。同时,依据气象数据和产品优势,推出径山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为地方科技农业发展和投保的农户加上一层“防护罩”。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特色产业提供数据支撑和智能化服务。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还能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环境。杭州可以针对西部山区县出台更加优惠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如部分地区或部分产业的税收减免、资金扶持等措施,以降低企业在西部山区县的科技成果转化成本。同时,通过举办高新科技成果展示会、科创人才月等活动,提高相应科技成果和优惠政策的知晓度和影响力。例如,淳安县以特别生态功能区为支撑引进高端人才,已吸引包含22位院士在内的125位专家学者、产业大咖,入驻智库专家工作室16家,挂牌成立了“国科大量子—宇宙理论物理中心”等10余家校地合作机构,以科创生态为科技创新提供“硬支撑”。

激发数智赋能新动能。杭州要进一步支持企业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激发西部山区的内生动能。例如,实施智慧农业“百千”工程,推广传感器、植保机器人、温室光温环境调控等技术,建设数字农业工厂和未来农场。同时,要探索VR、元宇宙等新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深化特色应用场景建设,以科技赋能文旅发展。此外,还要激发数字电商新活力,推进农业“电商换市”战略的实施,通过村播计划等方式推动农产品线上销售和国际市场的拓展。

杭州西部山区县要“追赶超越”全省其他山区县,必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共享机制,强化纵向共享、优化横向共享,以及拓展内外共享,市区(县)统筹科技合作和技术转移合作,塑强产业韧性,放大特色产业集群优势,形成块状经济,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沈芬,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党建所副研究员;黄刚,苏州大学博士生。本文为浙江省社科规划2024年“社科赋能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行动”研究成果)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沈芬 黄刚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