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有度刚柔并济的杭州 给了年轻人打开“诗与远方”的更多可能
人物简介
沈爱国,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新闻奖专家评委,曾获浙江大学“三育人”标兵、浙江省“教书育人”标兵、“浙江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第八届最美杭州人——感动杭城十佳教师”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有网络舆情管理和媒体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媒介融合与新闻创新、新闻的发现与表达等。
“同学们,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一个重要会议,既是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也是毕业论文的动员大会。这两个议题,一头连着同学们的学术生涯,一头连着未来的职业生涯,都是你们人生中的重要里程碑。”
和沈爱国的采访约了很久,终于在11月的一个工作日上午,在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报告厅里“逮”到了他。作为一名从教38年的大学教授,沈爱国的日常不仅有讲台上的倾囊相授、学术上的深入钻研,更有与业界的紧密互动、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力促学生实习、就业的同时,全方位拓宽新闻传播学的边界与影响。
沈爱国出生于1966年,湖州德清人,1982年考入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86年留校任教,2021年因工作需要调至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任院长。38年间他培养的研究生、本科、专科、成人教育等各个层次的学生,超过2万人,遍布全国各地,但他却从未离开过这座秋天丹桂飘香的城市。
“我常和学生说,考大学,第一选择不是看学校,而是选城市。”这是沈爱国自21岁起便有的感悟。1986年留校后不久,他前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进修研究生课程,临近毕业本有机会可留在北京发展,但杭州温润宜人的江南气候、底蕴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刚柔并济的人文特质,让沈爱国坚定地返回了杭城。
“文化润物细无声,是学术繁荣的根基,也是一座城市的辨识度、发展的驱动力。它宛如一阵轻柔却有力的风,悄无声息地影响每一个人。特别是对大学四年的青年来说,杭州文化刚柔并济的兼容性,会由内而外地塑造他们包容、开放、创新、融合的思维模式。”沈爱国认为。
杭州文化的“兼容”因何而起,由何而来?可以考证的是,12世纪初宋室的南迁与定都从根子上催化了杭州的第一次鼎盛,被北方强敌所迫的大时代背景,决定了与杭州的这一鼎盛期相伴随的是迁徙、流动、碰撞和交融。而南宋138年建都史,足以将杭州的开放兼容积淀为深入骨髓的文化DNA。
比如杭州话。作为吴方言的组成部分,其具有吴语的一般特征,完整保留了中古全浊声母和入声,以及较多的古汉语字词。但杭州话与周边湖州、嘉兴、苏州乃至嫡传吴方言的上海话大不同,在传统吴语的基础上,夹杂了大量随北方移民而来的儿化音。
杭州话又被称作江南官话,是吴越地区最好懂的一种地方话。杭州话之所以好懂,就因为它曾经是一种官方语言,是唐宋官话与吴方言融合的产物。
地理环境对杭州的刚柔兼具同样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杭州没有什么高山,却有不容忽视的“一江一湖”。西湖决定了什么是杭州人:波澜不惊,小桥流水,悠然闲适。但如果就此认为这即是杭州的全部那就错了。杭州城南便是壮阔的钱塘江,作为浙江的母亲河,一路向东,奔腾入海,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八的萧山美女坝大潮,足以想象“天下第一潮”钱塘江的磅礴。杭州人一直有“杭铁头”的民间自谓,意指刚烈与硬气。那么枕着西湖长大、与白娘子千年厮守,纤柔而只解欢娱的杭州人的硬气凭什么?钱塘潮的惊涛拍岸就给出了答案。
“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城市气韵,对青年的浸润、熏陶、感染是潜移默化的。”沈爱国表示,杭州的刚柔相济,还体现在对大学生就业、安家等政策的刚性支撑及柔性的人文关怀上。
以浙大城市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今年有7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留在杭州,或自主创业或进入广告、会展、新媒体、互联网公司及企事业单位等,其中不少都获得了政府的政策性补助和支持。
作为全国首批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杭州将青年发展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出台了“春雨计划”“青荷计划”“青年优居计划”“521人才计划”“131人才工程”等一系列“定制”政策,让年轻人“此心安处是吾乡”。自2008年以来连续实施五轮的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更是破解大学生创业缺资金、缺场地、缺经验、缺服务等难题。
“杭州既拥有青年发展所需的广阔舞台,又拥有青年成长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应届毕业生,只要来杭州,就会有一笔生活补贴,本科1万,硕士3万,博士10万。杭州西站的人才驿站甚至还有一对一专车免费接送服务。日常交流中将这些分享给学生,对他们来说都是很大的吸引力。”沈爱国告诉记者。
除了真金白银的支持,在杭州,还有真情实意的关怀。
在沈爱国的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困难,找爱国”。作为“浙江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从帮助学生完成录音录像的课程作业,到指导论文、学术研究,再到推荐实习、就业单位,甚至是家人看病求医,只要学生有需要,沈爱国就会调动自身所有资源予以帮助。
“我见过不少大学老师,但像沈老师这样‘不顾一切’地把学生的事务和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其他事务都要为学生‘让路’的,真不多见。”沈爱国的同事如是评价。
2013年5月,沈爱国曾经历过一次生死考验——在北京接受了心脏大血管置换术,术后一度没有力气说出完整的句子。6月,几位同事到其家中探望,不经意提到,还有20名同学的毕业实习没有着落。沈爱国立即拿起两部手机,一个发短信,一个发微信,联系了多家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向他们说明自己术后不久,还没力气通话,只能发信息,但学生的实习安排迫在眉睫,请他们帮助。不到两个小时,各方反馈,20名同学的实习全部有了着落。现场的几位女同事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2014年,沈爱国获评浙江大学“三育人”标兵,上台领奖时,有学生在台下拉出横幅,大喊“沈爱国,深爱过”。
“作为老师,有什么理由不去帮助学生呢?”在沈爱国看来,大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也应该是善意、爱心、责任和品德的输出者。成为学生坚强的后盾和温柔的港湾,用自身的知识、能力、资源,为他们铺路架桥,让每一个在杭州求学、工作、生活的学生体会到温暖、关怀,并将这份收获到的关爱转化为对城市的热爱——这是沈爱国根植内心的长久坚持。
这几年,在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中,沈爱国还明显感觉到,杭州正在成为众多年轻人眼里“平衡人生”的代名词。在这里,年轻人既能感受风驰电掣、一日千里的速度与激情,又能享受陌上花开缓缓归的温柔浪漫。这也是他越来越喜欢杭州的一个理由。
因为这背后是这座既能承载梦想、又能诗意栖居的“年轻城”,在波澜壮阔的“名利场”与超凡脱俗的“桃花源”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让无数身处其中或未曾谋面的年轻人对她产生近者悦之、远者来之的认同和向往。
“去年有一位外省籍毕业生,考上了老家的公务员,同时入选余杭区的事业单位,最终女孩坚定地作出了留在杭州的选择。”沈爱国说。
因为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中,张弛有度、刚柔并济的杭州,能让年轻人在拥有为之长期奋斗的事业的同时,收获内心的安定与松弛,打开“诗与远方”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