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 六个“三农之问” 杭州如何答题?

2025-01-24 08:47:25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把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缩小“三大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着力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化解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切实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作为“千万工程”源起地,面对“全国学浙江,浙江怎么办、杭州怎么干”这个时代命题和“如何持续领跑”“如何带动增收”“如何全域共富”等一系列新课题,杭州将怎样交出自己的答卷?

1月22日,全市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会暨缩小“三大差距”动员部署会召开。会上解读了《杭州市以“千万工程”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并提出战略目标——

到2025年,以“千万工程”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

到2027年,以“千万工程”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取得突破性成果,在山区4县发展、县城承载能力、乡村和产业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五方面实现突破提升。

到2030年,以“千万工程”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取得跨越式成效,县域高质量发展更加凸显,新型城镇化基本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城乡融合发展更加平衡充分,城乡共富更加可感可及。

“千万工程”实施20年后,杭州作为源起地如何持续迭代引领?农民增收如何加速争先?西部山区县公共服务优质提升三年行动收官之后,如何解决农村“东强西弱”问题缩小区域差距?农村实现“8050”全覆盖以后,村集体经济如何再提升?农村产业振兴与超大城市发展如何齐头并进、在全国率先探索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农村发展人才不足如何有效破解?——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向全体参会人员提出,要思考并回答好与缩小“三大差距”、推动共同富裕杭州阶段性发展特点有关的这六个“三农之问”。

发挥在全省的龙头、领跑、示范、带动作用,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杭州,打算用六大行动来回应六个“三农之问”。

开展“强城提能”行动,构建县镇村联动新体系。“强城”“兴村”“融合”,强城是第一位的。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统筹推进以“县城—强镇—重点村”为核心节点的联动发展体系,推动县域人口向县城和强镇集聚。提升县城承载力,持续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县城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配套设施建设,每年实施城乡提升工程项目100个以上。强化中心镇聚合力,大力做强中心镇,加快培育一批农业大镇、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赋予特大镇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充分发挥强镇对周边乡村的带动作用,实现中心镇与周边乡镇组团发展。放大重点村引领力,建设一批有示范意义和辐射作用的重点村,带动地缘相近、资源相似、产业互补的若干个村实现一体化协同发展,特别要总结推广淳安县大下姜片区组团发展模式,实现资源整合、配置优化、产业集聚、业态融合、利益联结,力争到2027年组建100个共富联合体。

开展“兴村提质”行动,绘就和美乡村建设新图景。选好用好农村发展带头人,积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吸引各方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展现乡村建设大美风貌,在尊重村庄原有肌理的基础上,以绣花功夫推进“微改造、精提升”。优化乡村运营资源配置,加快推广村庄经营成功模式,健全完善“村集体+强村公司+专业团队+农民”机制,到2027年,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100条,培育产业特色村1000个,加快打通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通道。彰显乡村治理和谐底色,健全“141”基层治理体系。推广运用“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等民主协商模式,深化民主法治村建设。

开展“融合提速”行动,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机制。推进城乡规划系统化,以“多规合一”为导向,结合村庄建设规划,对村庄产业发展进行系统谋划,做到盘活资源、做强产业、打响品牌。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聚焦养老、医疗、教育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深化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推进“进城入乡”便利化,畅通高山远山向中心镇集聚的渠道、农业转移人口向城市集聚渠道、青年入乡渠道。

开展“产业增效”行动,激活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坚持宜农则农、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聚焦设施农业、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农业现代服务业“五大业态”,加快打造现代都市农业品牌。立足“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优势,牢牢把握住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的机遇,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坚持宜工则工、优化提升乡镇工业活力,持续推进乡镇产业平台整合升级、提质增效。坚持向新向强、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机器换人”,探索未来农场、无人农场等智慧农业新场景新模式。坚持“接二连三”、深入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推进休闲农业、体验农业、乡村旅游、康养经济等新业态协同发展,让更多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开展“共富增收”行动,拓展联农带农富农新渠道。就业为先夯实共富基础,因地制宜创新共富业态,深入推进共富工坊建设,提升共富工坊标准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水平。鼓励创业创造共富增量,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强能计划,到2027年,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0家以上,以创业带动就地就近就业。

开展“文化增彩”行动,打造乡村文化繁荣新样本。促进乡村人文环境提升,不断擦亮“村晚”“村歌”“村舞”“村运会”等一批乡村文化品牌,建立多元立体文化供给体系。注重健康文明乡风培育,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着力挖掘保护乡土文化根脉,加强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用传统文化振兴赋能乡村产业发展。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杭州将通过六大行动,实现杭州从“千万工程”源起地向引领地的精彩蝶变。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首席记者 何去非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