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发展新图景 听杭州好声音——听了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委员这样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人民至上执政理念、饱含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生动诠释了什么是‘中国之治’。”“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奋发有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让我们对未来发展信心更足。”……
3月5日上午,我市全国人大代表和住杭全国政协委员步入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本报记者连线北京采访时,代表委员结合政府工作报告谈感受、说体会、提建议。从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他们奋进未来、干事创业的坚定信心和十足干劲。
结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们从和代表委员的对话中,选取了7个不同的关键词。透过这些关键词,一起来看发展新图景,听杭州好声音。
关键词:
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报告摘要: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传统产业不是“旧包袱”,而是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沃土。听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万事利“坚守实业经济、做强丝绸主业”的责任和使命更加明确。下一步,我们将努力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挑起科技创新“大梁”,推动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坚信,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赋能下,丝绸产业一定会加快绿色化转型,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关键词:
“人工智能+”行动
报告摘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民营企业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传化作为民营企业的一员,在过去的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我们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拥抱AI时代,持续推进创新创造,发力打造12个类别、58个场景的AI应用,涵盖化工制造、物流、农业等多个领域,不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报告摘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
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技师学院整形涂装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杨金龙: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等内容的强调,与我在职业教育一线的实际感受高度契合。职业教育不仅是培养技能人才的摇篮,更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有着特殊要求。确保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优化生产实践教学模式、增强学生技能水平。我们也将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为塑造发展新优势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报告摘要: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加快组织实施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推动科技支出向基础研究倾斜。
全国政协委员、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报告中提到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推动科技支出向基础研究倾斜,体现了国家对于科技战略先导地位的深刻把握。西湖大学不断进行探索,积极搭建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双向赋能的生态链条,基础研究成果喷涌而出,成果转化周期明显缩短。面向十年后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的目标,我们将以“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和意志,进一步破解原始创新的难点,找准成果转化的痛点,打通产业培育的堵点,助力我国在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副所长方晓红:“从0到1”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对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至关重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基础研究。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成立以来,瞄准医学科学前沿重大问题,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推进原创性研发及临床试验方面取得了不少可喜成果。比如,“三阴性乳腺癌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HIM)分子分型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项目,于今年2月正式启动。未来,医学所将持续推动基础科学驱动、临床问题导向的医学研究,让更多科研成果走进临床,转化为治疗疾病的福音。
关键词:
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报告摘要: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政府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
全国政协委员、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列明:报告提出“政府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传递出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方面的坚定决心。政府的服务意识和政策支持对于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近些年,杭州用优越的营商环境和暖心的政策支持,激活企业向“新”力,释放发展新动能。接下来,贝达药业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坚定发展信心、保持发展定力,专心致志把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关键词: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报告摘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全国人大代表、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康养事业销售总监刘廷:养老话题一直是我履职建言的重点。我连续4年关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在全国人代会上提交了8份相关建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直接提及“养老”的就有15处,在2025年工作任务中更是大篇幅内容提到养老。看到自己之前提出的有关康复辅具租赁、建立长护险制度等建议,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有感触。今年,我的建议重点聚焦居家适老化改造,从小切口入手,献计养老服务。
关键词:
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报告摘要: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升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考古研究水平。扩大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全国政协委员、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未来更加美好,心里全是盼头。政府工作报告让我们对2025年的建设发展充满信心,其中提到的关于文化方面的内容更是让我备受鼓舞。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将继续植根于历史文化的广袤土壤,从中汲取养分,以创新的精神赋予历史文化新的生命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