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创新构建涉外法治服务体系 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新高地

2025-04-01 09:17:14

近年来,随着全市企业的跨境业务拓展,企业面临的合规风险愈发复杂多样,企业的合规需求愈发迫切。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2024年底,杭州市司法局等五部门联合出台了《杭州市企业境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企业该如何用好这本关于境外法治风险防范管理的“参考书”?

3月24日,杭州市审管办、市政务服务中心联合市司法局、杭州网等多家单位共同举办“风控法务护航 出海无忧前行——涉外企业法治服务体系创新”专题访谈直播,深度解析政策创新与服务体系,为涉外企业提供合规解决方案,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对于企业而言,落实境外经营合规,不仅有利于企业顺利融入国际市场,更能防范复杂多样的涉外法律风险,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杭州市司法局法治督察处(营商环境法治处)副处长王惠说。

《指引》分为五章,共159条,并有附录,涵盖了境外经营重点领域、杭州市五大产业生态圈境外经营风控法务指引、境外经营法治风险防范体系搭建指引等方面内容,附录中也包括了与境外经营合规有关的各类网站、信息化工具和监管指南以及近30个典型案例。

其核心创新在于杭州对产业生态的精准把握——针对五大产业生态圈,量身定制风险防控策略。例如,智能物联企业需聚焦数据保护与隐私合规,生物医药企业则需关注技术出口限制、生物伦理等,差异化指引让合规管理从“通用模板”升级为“精准导航”。

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崔海燕指出:“法治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建议企业制定分步走的法治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建设规划,先从最重要的法治风险抓起。当下,各企业面临的共性风险是:经济制裁、反腐败、劳动用工、知识产权等。”

政策落地离不开服务支撑。杭州市司法局联合多方资源打造的“涉外企业法治服务中心”,以“十通三外”服务体系破解企业“找服务难”痛点。所谓“十通”,即合规、咨询、调解、公证等十大功能模块;“三外”则通过外语服务、域外法检索、涉外法律服务机构查询,打通国际化资源链路。

该中心创新“分类响应”机制:简单咨询24小时答复,复杂问题3个工作日内对接专家,并配套跟踪服务。拱墅区试点建设的运河法务集聚区,更引入多家法律服务机构,成立区涉外法律服务专家团,从海外商标维权到跨境贸易摩擦,企业可“一站式”解决法律难题。

当然,优化营商环境不能止步于短期服务,更需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法治生态。加强部门协作联动、推动企业自主合规、优化风控法务服务机制和加强人才建设……这些举措背后,是杭州对营商环境建设的深层思考。

从精准聚焦地方产业的合规指引,到线上线下联动的法治服务枢纽,杭州以“法治护航”重塑营商环境新标杆。这一创新实践不仅降低了企业跨境经营成本,更通过规则对接加速全球资源要素流动,为“出海”企业提供从风险防控到国际竞争的战略支撑。在全球化变局中,这座“数字之城”再次印证:一流的营商环境始终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来源:杭州网、杭州通客户端 作者:记者 许佳炜 沈达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