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看杭州共同富裕新图景

2025-04-03 10:17:34

春风拂面,万物勃发,杭州实施“千万工程”的步伐坚定有力、一往无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入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20多年来,“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也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道路上不断升级拓展,迭代出新的内涵。

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这“三大差距”,是杭州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这几天,围绕缩小“三大差距”,杭州接连召开推进会、部署会和调度会,进一步压实责任、推进发展,杭州市以“千万工程”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也有了更详细的2025年工作计划。一项项行动、一串串数字,擘画出杭州“强城”“兴村”“融合”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根据计划,到2025年底,以“千万工程”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要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新模式新机制,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计划进一步明确强城提能、兴村提质、融合提速、产业增效、共富增收、文化增彩“六大行动”,推动高水平打造共同富裕杭州样本。

——推动强城提能,构建“县镇村”联动新体系。推进杭淳开高速公路(杭州段)、杭甬运河新坝二线船闸工程、杭州中环快速路等交通项目建设;扎实推进30个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升重大项目;实施城乡提升工程重大项目100个以上;推进医疗、教育、养老、托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完成特困人员“一院供养”改革的区、县(市)比例达到80%;新建(改造)绿道160公里,建设生态共富小流域1条;打造10个以上现代化美丽城镇。

——推动兴村提质,绘就和美乡村建设新图景。实施“和美+”六大工程,新启动建设特色村30个、未来乡村30个、数字乡村60个,打造“千万工程”精品线20条、城乡风貌样板区8个,打造和美乡村片区组团50个;实施“千村千味”计划,培育民宿村、电商村、美食村、露营村、艺术村等产业特色村200个;打造乡村人才振兴“四链”融合发展集聚区2个、现代化农创园2个、农创客共富基地12个,新培育农创客2000人、“新农人”3万人。

——推动融合提速,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机制。全域覆盖“常态化巡诊+互联网医疗”服务,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率达到98%;新(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达到94%;新建新时代乡村电气化村135个,建设“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20个,新增农村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1000个;行政村5G通信网络覆盖率达100%,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达70%,建成乡村数智生活馆30个;开通城乡客货邮融合线路26条。

——推动产业增效,激活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打造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10个、智慧农业产业园3个,数字农业工厂10家、高品质绿色科技展示基地15家;建成稻田综合种养10万亩,陆基圆桶(池)1000个;打造高效生态山林经济基地15个;新建或运维种质资源圃(场)15个,选育优良品种10个;实施“一链百亿、十链百亿、百链百亿”计划,新培育产值5亿元以上全产业链3条、3亿元以上3条、1亿元以上4条;做优做强“醉忆杭鲜”等市县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新增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10个、绿色食品认证50个。

——推动共富增收,拓展联农带农富农新渠道。累计培育共富联合体60个;因地制宜建设共富市集、共富茶园、共富菜园、共富果园、共富药园、共富大棚、共富庭院、农贸市场嵌入式共富菜市等共富新农园350个;新增残疾人就业1400人;推进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建设,实现技能培训基地、站点全市县城和中心镇全覆盖。

——推动文化增彩,打造乡村文化繁荣新样本。推动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4350平方米;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35条;启动第十三批20个省级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项目。

除了“六大行动”,杭州还将通过一系列重大改革推动新时代“千万工程”再深化再提升,包括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改革、“扩中提低”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等。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葛玲燕 制图 王璟 编辑:程慧雨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