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专精特新产业链上下游匹配到一起 杭州创新“链”式对接
4月18日早上10点不到,在杭州桐庐,浙江省“十链百场万企”系列对接活动专精特新企业专场活动现场座无虚席。企业、金融机构、实验室……150多名参会代表来自不同领域,但目标很一致:寻找合作伙伴。
专精特新企业是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力量。杭州正依托478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357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加速抢占无人驾驶、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制高点。如何更好地发挥专精特新企业的能量?杭州从企业最关心的环节入手:找技术、找市场、找资金、找人才。
活动上多项创新成果与合作落地:国内首个成果转化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布、杭州市科创集团与白马湖实验室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成果项目培育签订战略协议、金融机构推出“专精特新贷”等定制化产品、桐庐县与杭州市人才市场开发公司启动“千名英才引育计划”……创新要素的“化学反应”,正推动新质生产力的蓬勃生长。
“活动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和力量。”杭州达维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裘维瀚说,“强烈感受到工贸一体正在互相赋能。”
达维先从事皮肤、黏膜疾病的防治与研究以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当天,达维先找到了合作伙伴圣鼎科技——双方将合作开发AI皮肤镜像跟踪模型,以此实现问题肌肤的快速诊断与动态监测,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推出产品和治疗方案。
链式对接的创新实践不止于此。4月17日在萧山举行的“走进链主企业 服务专精特新”对接会,安排了主会场、分会场,让链主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充分交流。
科百特是全球仅有的3家具备纳米膜全产业链的企业之一,产品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生命科学等先进制造领域——两个领域、两条产业链,设置两个分会场、安排两间会议室。对接会上8人一个圆桌,企业有哪些优势、有什么需求,直接表达,畅所欲言。
“政府大力支持,给了我们两个分会场,同样1个小时,能当成2个小时用了,效率更高了。”科百特副总裁解红艳说,50多家上下游企业是科百特向主办方提交的,全是期待合作的伙伴。
这种精细化思维还体现在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对接会上,75个场景需求与解决方案精准匹配,催生了多项技术合作。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部署,也是推动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仅今年一季度,杭州已举办63场对接会。杭州市经信局副局长李明松透露,杭州将依托“一月一链”专项行动,持续优化企业服务生态,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