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米、一只鸡,如何“链”动一座小镇?临安“百村万户”增收促富项目初见实效

2025-11-17 11:00:08

日前,临安区太阳镇稻香会客厅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农特产品产销对接会正在举行。太阳鸡、太阳米、太阳米糕、双庙麦田有机蔬菜等特色农产品集中亮相,吸引了来自杭州的50余家采购商和专业经销商。

这场名为“天目好物·产销共富”的农特产品产销对接会,不仅是优质农产品的展销平台,更是“百村万户”增收促富项目的成果展示。太阳镇通过打造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带动村集体增收和农户致富。

太阳鸡、太阳米 全产业链赋能

“我们的太阳鸡全部在海拔500多米的千秋关山林间散养,白天在山林里自由跑动,吃昆虫、草籽,晚上补喂玉米、杂粮,全程不喂激素和抗生素。”在“太阳鸡”推介环节,养殖户赵云分享了生态养殖的日常。山林空气好、活动空间足,鸡的肉质紧实有嚼劲,与速成肉鸡完全不同。而支撑这份“山林好味”的,是一套完整的“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链体系。

杭州临安旭阳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太阳鸡产业链的运营主体,推动“四统一”标准——统一提供“浙临优雏”种苗、统一饲料配方、统一防疫流程、统一技术培训,并实行保护价回购,保障养殖户收益稳定。同时,“一鸡一码”溯源系统让每只鸡从山林到餐桌的全流程透明可查,安全可控。

目前,太阳鸡年出栏量达12.6万羽,全产业链产值超5600万元,带动200多户农户参与养殖,不少闲置劳动力和低收入农户通过参与养殖产业链务工提升了收入,“生态鸡”真正变成了“共富鸡”。

除了“太阳鸡”,还有拿下了浙江省“十大好稻米”金奖的“太阳米”。

“种地要对得起土地。”省劳动模范、杭州临安元生粮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梅芳在推介中动情地说。她从父亲手中接过锄头,16年来联合115户村民,推动太阳米从传统种植走向品牌化、生态化发展。

通过推广稻鳖、稻鸭、稻蛙等共生种养模式,太阳米实现了“以虫治虫、以粪养田”的绿色循环。如今,“太阳米”已经成为太阳镇“共富小镇 美丽太阳”建设的核心支撑。

从“产得出”到“卖得好” 三大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我们要让太阳的好物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太阳镇党委书记许珊表示,太阳镇将以“百村万户”试点为契机,持续推进“太阳米”“太阳鸡”“太阳五金工具”三大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构建整镇域资源协同、产业联动、利益共享的共富机制。

太阳镇作为省级“百村万户”增收促富项目核心区,以党建联建带动镇域资源协同、产业链条开发、产业项目带动和兜底帮扶四大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次产销对接会,正是该试点项目中“产销统一”机制的具体实践。活动现场,太阳鸡全产业链建设、太阳系列产品品牌渠道合作、区市协作帮销、华数优选采购、浪山大米认购等多组签约顺利完成,标志着太阳镇在品牌共建、渠道共享、村企合作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据悉,随着“百村万户”项目的深入推进,太阳镇着力打造具有太阳标识的“土特产”公共品牌体系,带动3000多户农户增收,低边户基本生活保障率达到100%,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0%以上。

一场产销对接会,展示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一条从“田间”到“餐桌”、从“生产”到“共富”的完整链条。太阳镇,正以“太阳鸡”“太阳米”为起点,走出一条民族共富的坚实之路。

来源: 作者: 编辑:李佳萌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