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11月25日上午,杭州市政府新闻办联合杭州市司法局,召开以高质量法治服务保障创新活力之城建设新闻发布会,并系统介绍了高质量法治服务保障工作的有关情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今年以来,杭州市司法局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策部署,全力实施“十大行动”“二十条举措”,系统性地推进高质量法治服务保障工作。其中,杭州坚持立法先行,积极推动构建富有地方特色、涵盖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地方性法规与规章制度体系,推动企业稳预期、强信心。
杭州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军在会上介绍,杭州市积极推进《杭州市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条例》《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修订)》等一批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立法项目制定,并将在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继续开展立法探索。同时,严把政策“出口关”,对市政府涉企政策文件进行全链条合法性审查,并在重点领域制定推行分领域合法性审查指引,为产业创新构建坚实的法治“防火墙”。
在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中,市司法局履行执法监督职责,成效显著。据市司法局副局长徐志忠介绍,专项行动聚焦规范执法行为,市本级行政检查事项缩减15.56%,截至10月底,推动全市涉企现场检查次数同比下降54.84%。在整治“乱罚款”方面,涉企行政处罚案件数同比下降37.71%,罚款金额下降8.52%。在整治“乱收费”方面,完成退费200余万元。在整治“乱查封”方面,全市查封案件同比下降27.21%。
而在优化监管生态方面,杭州市依托杭州数字经济优势,大力推进“数字+法治”融合,让法治服务更加便捷高效。例如,杭州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监督“检查扰企”案》,入选了司法部第三批行政执法监督典型案例。杭州将持续升级“司法大脑”平台,拓展AI法律咨询、智能合同审查等应用,用科技手段提升执法效率和法律服务普惠度,打造智慧法治新格局。
近期,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杭州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