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良渚讲述“良渚” 各国专家掌声四起

2018-09-07 09:09:52

航拍良渚古城遗址。

昨天,是第四届文化遗产世界大会的最后一天。

一大早,来自43个国家,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早稻田大学、北京大学在内的200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和文化遗产研究机构的近300位知名专家学者来到良渚博物院。他们分成小组有秩序地观看了每一个展厅,每一件文物,“真大啊”、“好漂亮”、“大开眼界”、“赞叹”……一路上,国际专家们带着“十万个为什么”为“良渚”点赞。

对于这些“为什么”,昨天下午,本届大会专设“良渚古城国际研讨会”议程,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探讨良渚古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俊杰,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寿田代表良渚遗址的保护单位向专家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介绍中国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管理情况。

良渚古城是什么?良渚文化是什么?为什么它的出现意味着形成了“神王合一”的早期国家形态?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规划设计师陈同滨女士的演讲主题是“良渚古城遗址OUV(突出的普遍价值)研究”,用翔实严谨的数据阐述了良渚古城作为良渚文化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揭示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曾经存在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

台下专家掌声响起。

“为什么后期这个文明消失了?”一位英国学者提问。

“目前学术界有两种猜测,一种是自然因素,可能是因为发大水,史料记载同时期发大水的地方较多;二是类似文明达到一定高度膨胀了……但我认为自然因素比较大。”陈同滨说。

本届大会重量级“大咖”——第四届文化遗产世界大会主席、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加拿大魁北克大学教授露茜·莫里赛特上台致辞,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学系终身教授纳尔逊·格拉伯恩则发表博物馆与旅游目的地相关的主题演讲。

两位大咖在看到本报“良渚之光”专栏的大会特别报道后非常开心并为其打“call”。两位都小心地将报纸收起来准备带回去,纳尔逊还含羞一笑:“我的夫人看到的话肯定会为我高兴的。”

嘉宾专访

良渚博物院代表跨文明文化交流传播新方式

露茜·莫里赛特 第四届文化遗产大会主席、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

“这是我第三次来中国,我在2017年11月的杭州行中,听说过良渚博物馆,但今天是我第一次参观良渚文化遗址。”参观完博物院露茜说她最感兴趣的是博物院对良渚文明的全面解释很到位,例如,遗址是如何被发现的,让观者形成对良渚文明的系统性理解,能更好地理解良渚文明。“这说明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并有很强意愿去保护这些文物。”

露茜认为,良渚文明是与其他文明有很大不同——因为良渚古城是近年被发现的,所以可以使用许多先进的技术去保护发现文物,同时先进技术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以及用于“文化传承”。“但是,光有专家显然不够,公众也应该知道如何去保护文化遗产,良渚博物馆很好地平衡了这两点,做得很好。”

露茜对良渚博物院此行评价很高:“良渚博物院代表了我们建立文化遗产交流过程中一个重要里程碑,向我们展示了跨文明文化交流传播的新方式。”

良渚博物院在解释良渚文明作出很大贡献

纳尔逊·格拉伯恩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学系终身教授

对良渚博物院第一感觉是什么?

“大。”纳尔逊说,“很漂亮。我很喜欢里面的动态展览。”

纳尔逊教授自1964年起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多所机构的客座教授,如渥太华国家文明博物馆、艾克斯旅游业高等研究中心、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伦敦都市大学的文化、旅游与发展国际研究院,并在中国二十四所大学举办过讲座。他近期研究关注与艺术、旅游、博物馆以及身份的表现与表征。

“我认为博物馆需要设计的有趣,通俗易懂、让普通老百姓知道博物馆不仅仅是学者们的研究之地。”纳尔逊认为,良渚博物院在解释良渚文明以及出土文物方面作出很大贡献。

“从我们对中国许多博物馆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最近几年中国出现了许多新的非常棒的博物馆。”纳尔逊表示,他对中国近几年高速发展的软文化实力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博物馆方面。“这和爱国主义精神、国家历史教育,以及教育性的电视节目息息相关。中国在此方面的进步不容小觑,在国际上也是没有先例的。”

他在演讲中强调,一座城市就如同一座活态博物馆,“我认为博物馆不应该仅是一个箱子,而是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并融入生活,这样的‘博物馆’可以长久地活下去。”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李力行 记者 康齐 熊艳/文 记者 李忠/摄 编辑:郑海云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