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在哪里,党建工作就推进到哪里。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是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的有效途径。基层党建工作能否健康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党的影响力与战斗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习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和担当。所以,新时代的基层党建工作应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 应玉兰:华丰社区的“巧媳妇” 对共产党员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句承诺,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改厂房、创品牌、帮民困、解民忧……15年,她把最好的年华倾注在为社区居民服务上,把一颗火热的心交给了社区居民,她就是拱墅区和睦街道华丰社区党委书记应玉兰,把一片真情倾注在了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她甘于吃苦、敢于负责、乐于解难、善于奉献,她是杭州市三八红旗手,是浙江省“千名基层优秀书记”,是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是华丰居民的“巧媳妇”,更是一名基层党员。 日程表上没有“空格键” 应玉兰所在华丰社区,是一个以企业职工为主要居民的典型的老小区,又是一个城乡结合的小区(含乡邻村),各种情况相互交织,人际关系等错综复杂,治理难度很大。然而就在这个熟人社区里,应玉兰这样一位“外地媳妇”却当起了家。 “小应,社区能不能帮帮我们,在小区里办个养老院吧!”几年前,社区90岁的老党员贺才甫在小区18幢前拉着她的手恳切地说。就是这一句话,让应玉兰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建设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的重要岗位上。中心的建成真可谓是“零”起步。没有场地,她就跑辖区单位;没有资金,她就跑职能部门。 “社区是真心想为老百姓干事情,即使是没有先例、没有一分钱,社区也想要干成干好!”中心施工前3个月,应玉兰连续在工地加班加点,她的手机就没有关过机,关乎工程的电话一响,她立即回去处理。尽管身体拉响了警报,长期处于透支状态的她也没有放慢日复一日匆匆为中心建成而奔波的脚步。她脚上长着大水泡,下雨天也只能穿一双布鞋,社区居民口中的“布鞋书记”就是这么来的。她看遍了十几个专家,专家都说是焦虑、工作压力大劳累造成的,免疫力下降,这是职业病,不住院好不了,应玉兰却说不能影响工作,因为她的日程表上没有“空格键”。中心建成了,应玉兰做到了让社区居民全程参与,兑现了对社区老党员的承诺。 大到社区危旧房改造、整体大封闭工程、抗洪救灾,小到为独居老人养老送终、下水管道维修、邻里纠纷,华丰的居民第一时间总是会想到她。正是这样,她以一以贯之的实际行动、一个共产党员的坚毅品格、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诚心,赢得了社区居民的高度信赖和良好口碑。 党员就该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 当然,社区的工作千头万绪,每一件事不一定都大,但事关百姓就注定重要。应玉兰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所以要做好社区工作,必须有一个团队、有一套好的方法。 “党建”是应玉兰工作中的关键词。在应玉兰的带领下,华丰社区改变传统“一刀切”的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在细分党员类别、分类设置党员活动载体、分类完善党群服务阵地、构建党建网格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对党员实施分类教育管理,实施“因人施策”,让共性要求与个性需要有机融合,从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党建引领七个网格,形成“社区党委—网格长—网格党支部—楼道党小组”的四级网络体系,实施1名网格长+1名支部书记+1名楼道党小组组长+N名党员志愿者的“1+1+1+N”网格化服务机制,将生活、工作、居住在网格内的各类党员全部“网”进党组织管理,实现社区党组织网格全覆盖;建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让党员找到“家”,找到伙伴,发挥党员自身特长,服务身边群众。 提起这些细碎繁琐又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社区工作,应玉兰显然已经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我们通过重点工程建设、治理难点、解决个性化困难,从小到大,从点到面,从细到深,做实事做好事,赢民心得理解,把民心凝集到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和举措上来。有了居民广泛支持,社区在推进工作中遇到的许多棘手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她表示,“社区工作看群众,群众看党员。作为党员,就应该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 力量下沉工地 党建深入现场 走进望江单元城市居民拆迁安置房项目部,巨大的展板映入眼帘——“协作联动 凝聚合力 积极开展工地项目网格党建”;党建“四抓四促”,党员“四个担当”,党员“四讲四有”。工地上随处可以感受到基层党建的力量。 工地建设到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曹伟说:“党建也是生产力。围绕项目抓党建,我们坚持项目生产和项目党建两手抓、两手硬。公司每个项目都成立了项目党支部,以网格化管理,整合多方资源,巩固提升项目党建工作格局。” 除了网格党建,他们还把党课开到了工地上。 曹伟说:“我们组织施工企业和项目党支部观看十九大、两会直播,使分散在全市各地项目上的党员及一线工人都能第一时间参与学习教育活动。我们还开展‘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把廉政知识印在扇子上,给工地上的党员工人送清凉。”他表示,“这既是实现理论学习全覆盖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施工管理实践的重要表现。” 党课是一季度一开,内容涉及贯彻学习十九大精神、业务知识学习、法律知识普及等等,此外还有不定期的“微党课”、与其他部门单位“联建”等丰富多样的内容。 “上党课非常鼓舞人心,让我感到时刻身处组织中。”望秋立交项目部两位民工党员之一的架子工王亚均,是被组织“寻”回来的。加入项目部以来,他积极参加党课,没有落下过一次。他刚到工地,看到工地门口贴了一张“寻找”流动党员的通知,没有犹豫就加入了进来。“找到组织很开心,离乡不离组织、流动不流失。作为党员,在工地上我还是带班长,必须在思想上起到一个引领作用,时刻体现先进性。此外,还要帮助普通员工进步,并起到一个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作用。”王亚均清楚地明白身为党员的重要性。 正是有一群这样普普通通党员的带动,望秋立交项目部的工作团队异常团结。曹伟告诉记者一件令他感动的事:“日前,杭州建设行业党建推进会在我们项目部的工地上召开。大会现场,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我们项目部的党员工人自发组成了一个护卫队,手拉着手,扶着现场周围的展架,生怕砸下来伤到人,直到大会圆满结束。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而事实上,望江单元城市居民拆迁安置房项目部仅仅是目前全市工地的一个缩影。日前,全市建筑工地党组织都在组织工地党员、一线务工人员开展“十九大精神”学习轮训。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00家施工企业组织263个分公司(项目部)的10000余人次参加了学习,其中党员3283人次。 专家点评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 中央党校党建部博士生 吴雯雯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八个方面重点任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发挥着战斗堡垒和桥梁纽带的重要作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我们必须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企业党建和社区党建是基层党建中的两个重要领域,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把“支部建在项目上”,与当地社区、管理站等联合开展网格化管理,实现管理全覆盖、活动全覆盖,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联建共建的优势,凭借党建优势引领项目建设,实现项目开发、党建引领同向发展同向受益。华丰社区是社区党建的“典型标本”,通过因人施策“五步法”针对不同党员开展教育引领,充分发挥不同党员各自的身份优势,补齐老龄党员行动困难、流动党员流动性强等“短板”,建立“社区党委—网格长—网格党支部—楼道党小组”的四级党建工作体系,开展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党群一家人、党建带团建、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把和睦街道的华丰社区打造成更为和睦的“红色阵地”。 党建是根,党建是魂,要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到基层,使基层党组织筑牢魂、扎稳根,让党的旗帜在每一个基层阵地上高高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