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宣传网>我们的价值观
 
知识分子在爱国奋斗中谱写“新篇章”
2018-11-05 08:57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广大知识分子理应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不久前,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决定,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日前,在市社科联市社科院主办、临安区社科联承办的 “我们的价值观”主题词“爱国”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聚焦“弘扬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分享了对知识分子爱国精神的看法、感悟以及如何将爱国这一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工作中去。深入阐述了砥砺知识分子爱国之情、担当之志,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知识分子要在爱国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城乡治理与立法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 刘靖

爱国精神是知识分子的鲜明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天下为公、担当道义,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情怀。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思想为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所尊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的征程、新的使命,更要在知识分子中弘扬爱国奋斗精神,激发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知识分子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就要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来不缺少爱国情怀,我们要加强政治引领,把知识分子的心凝聚起来,让广大知识分子更加自觉爱党爱国,更加坚定跟党走,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一方面要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面临着诸多新矛盾新问题。广大知识分子弘扬爱国奉献精神,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提高建功立业的素质和本领。在当今经济全球化遇阻、单边主义复苏的严峻挑战下,广大知识分子必须在学用结合中增强创新意识,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抢占国际国内创新制高点。

另一方面要淡泊名利,坦荡无私。钱学森、邓稼先、黄大年等知识分子舍国外高薪毅然归国,其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激励了众多青年学子。可以说,无私奉献是爱国主义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的广大知识分子,应当正确看待个人名利得失,不为物欲私心所累,坚守一份“干惊天动地事,做默默耕耘人”的无怨无悔。

中国文化教导知识分子,读书治学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个人飞黄腾达,而是要报效国家。这就要求知识分子在注重完善自我的同时,还要有积极入世、心系百姓的情怀,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境界。

短暂留学途,漫漫家国情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6级博士生 张静

2017年5月,我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支持项目,以联合培养博士生身份在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访学一年,于2018年8月回国。短暂的一年留学时光,自己在紧张的新生活适应和留学课业压力中,磨炼了竖强的独立意志,中共党员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更加强烈地感受和激发了家国情感。在留学期间,得到了祖国同胞、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教育组)的关怀帮助,也亲历了国人的爱国、思乡情怀。

我们留学生的相关事宜,均受到当地大使馆(教育组)的管理。一次大雨,我步行到教育组所在处,看到铁门内鲜红的五星红旗时,强烈的爱国情感油然而生,身在国外的我们找到了家的感觉。

印象最深的是中秋节,教育组老师请我们留学生在一家中餐馆一起聚餐,并通过娱乐方式让大家熟悉起来。虽然佳节会思念亲人、故乡,但同胞聚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温暖和强大。

爱国是情感表达和行动的结合。在国外,从很多细节中都可感知同胞的爱国情感,对祖国的赞扬和归国愿望的热切。在外聚餐,到商场购物时,常听到周边同胞对国家信息技术强大、对国家发展速度的高度认可;在华人区,大家见面会热情招呼,互相帮助;有新朋友到来,会互相帮忙找出租房子、开车接送等,体现了“海外华人一家亲”。

爱国既有情感的表达,也有行动的体现。在海外留学生活中,留学生会在留学院校宣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许多海外院校都有孔子学院,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而在即将回国的留学生团体中,很多人希望能回国就业,因为他们深知逐渐发展强大的国家有着各种发展机会,而且他们在外留学后,更能感受国家荣誉感、自豪感,增强为国服务和贡献的决心。

总之,一年的留学生活,使我既感受到在外同胞的团结,国家的强大、安全感和凝聚力;又见识到他国与祖国发展在各个方面的对比,认识到祖国发展速度之快、实力雄厚和后力强劲。亲身经历,也增强了自己作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认同感,自豪感;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作为一名年轻知识分子的希望、抱负和行动力。

如何弘扬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

杭州市夏衍中学高级教师 廖建华

知识分子是个特殊的群体,拥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对现代化建设能够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弘扬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对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那么如何弘扬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如何创造条件,扫除羁绊,激荡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

一、国家层面

1.制度建设

(1)国家应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待遇。中国未来的发展,必须靠知识与创新,掌握高科技知识与创新技能的,恰恰是知识分子。提高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有利于激发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工作。

(2)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国家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通过经济、政治、法律等手段,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社会氛围。能不能激发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能不能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盛衰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3)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我国民主党派人士大多数是高级知识分子,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2.队伍建设

加强知识分子本身的队伍建设。国家的强弱,经济发展的后劲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当前我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是爱岗敬业、服务人民的,但随着一些不良影响,极少数知识分子也出现了为一己私利而损人损国行为,并严重损害了知识分子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国家应根据实际规范各行各业知识分子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奖惩机制,以纯净知识分子队伍。

二、知识分子层面

弘扬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内因是决定因素,广大知识分子应充分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团结奋斗,服务国家、社会和人民。为此,知识分子必须处理好三对关系:

1.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不管现实如何变幻,知识分子都应该自觉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甚至信仰缺失、道德败坏,是不可能有爱国情怀,不可能自觉投身到为国为民的实践中的。习近平总书记说:“价值观的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2.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当今知识分子应秉承老一辈知识分子甘于寂寞甘于奉献的爱国热情,不失衡、不自满、不畏难,心怀国家,心系人民。

3.“家”与“国”的关系。“家”与“国”的关系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职业”和“事业”的关系。职业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谋生手段,事业是对人生意义的一种追求。知识分子应该把自己的职业逐渐提升到事业的高度,既让家庭和谐美满,又承担起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与担当。

强意识 励志向 优环境

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彭庭松

7月31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印发了《关于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通知》。新时代进一步弘扬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进而激发奋斗动力,树立建功立业大志,这是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部署,必要而及时。活动的核心是弘扬爱国精神,心中有国,便会有自觉奋斗的动力。动力激发理想,理想付诸行动,如此,建功立业便顺理成章。

大力弘扬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主要应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一是要激发和强化知识分子的爱国意识。爱国是传统文化中最动人的旋律,中国士人和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就有忧国爱国的优良传统。当前要采取符合知识分子特点的措施,加强乡土家国之道的认同,用深厚的传统唤醒内心的爱国热情;利用榜样的力量和历史的事实,激发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操;强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教育,激励知识分子的爱国使命感。意识的唤醒和激发,有利于爱国抱负和志向的树立和坚定。

二是要鼓舞和激发知识分子的强国志向。处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知识分子可谓欣逢其时。今日时势日新月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家对知识分子期许殷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我国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投身创新发展实践,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紧紧围绕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关键、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国家安全的重大挑战,不断增加知识积累,不断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攀登创新高峰。”强国之路并不轻松,科技追赶距离还长,知识分子要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立下以身许国的鸿鹄之志,化作建功立业的实际行动。伟大的强国志向,置身于道德实践的最高层,相连的是高尚的奉献精神,这就意味着知识分子要自觉摒弃精致利己主义,完成从小我到大我的凤凰涅槃。

三是要营造和优化知识分子的报国环境。首先要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尚贤者,政之本也”,“欲立强于天下者,无如得人”,只有人才,而不是钱财,才是强国的最重要基础。其次,要为知识分子创造人尽其才、才位适配的工作环境。要建立起公正科学的工作业绩评价体系,“限以资例,则取人之路狭; 不限资例,则取人之路广”,当务之急要打破职称、学历、资历等种种身份限制,让人才择地泉涌,鸢飞鱼跃。再次,要改善服务环境,千方百计吸纳报国之才。

知识分子比任何阶层都更懂得树高千尺忘不了根的道理。今日弘扬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既是政治号召,又是人文情感的诉求。躬逢其盛的知识分子应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励精图治的上进心,奋发图强的豪壮志,弄潮于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在建功立业中施展自身的才华。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 编辑:王洁
 
动态信息 更多 >
· “科学家”进企业推进数字化 杭州首批50名企业科技特派员上岗
· 从一场大赛看杭州“兵字号”迸发的新活力
· 精准帮扶显成效 “结伴共富·三名结对” 交出年度“成绩单”
· 杭州开出首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电子票据 村级财务票据跨入数字化时代
· 杭州11条道路17日开通 涉及上城、拱墅、西湖、滨江
· 跨境 从杭州服务全球 全国2/3跨境零售出口平台在杭州
· 杭州发布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 3项实践案例入选全省最佳 见证杭州“地瓜经济”提能升级脚步
· 大学毕业生 这份杭州医保“攻略”请收好
· 叶诗文陈雨菲领衔!12名杭州健儿出征巴黎奥运会
到杭州的“海边” 看一场绝美日出
杭州大会展中心正式启用 首批开幕4 ...
西湖荷花再夺桂冠 共获8项荣誉
版权所有 2006 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
CopyRight © www.hzxcw.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024×768 IE 6.0以上
联系电话:0571-85251618  E-mail: xcbxm@hangzhouit.gov.cn

浙ICP备07500146号-5

浙公网安备 330105020006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