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程海波 摄 本期关键词 诚信 诚为本,信为先。诚信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不仅仅是个人私德与品行,也是经济良性运行的前提,社会稳定有序的基础。 伴随着社会经济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信用与社会发展的融合越来越紧密,信用越来越成为系统化、全民性的价值资产。信用社会的打造,也更需要个人、企业和国家形成合力,共同推动。 无人售货摊 五个月来没有丢过一件东西 “我们自己讲诚信,别人对你也会讲诚信。大家都这样,整个社会风气就是昂扬的、向上的。” 杨柳生絮,海棠初开。 在下姜村的廊桥广场,两个小摊车上已经早早地摆满了橘子、地瓜干、红糖麻花、小鱼干、豆豉、辣酱等农家自产的地道“土货”。 说是售货摊,但却看不到摊主守着。货物明码标价,边上放着二维码,游客们自行挑选了土特产,便打开手机扫码付款,完全不需货主“蹲点”售卖,活脱脱是“乡村版”无人售货摊。 一位80岁的阿婆看上了摊上一袋橘子。她四周环顾了一会儿,发现没有摊主,正思忖着找谁付钱,我们告诉她需要扫二维码,阿婆懵了:“电子产品,我不会弄呀。” “你给现金也行啊。”不知谁提醒了一句。 阿婆颤颤巍巍从兜里掏出了五个硬币放在二维码边上。这位阿婆名叫胡彩云,是隔壁源塘村来走亲戚的,路过这里打算买一袋橘子。 不久,橘子的主人姜金娜路过,把钱收走了。记者问她会不会怕收不到钱,她笃定地回答:“不怕。这可多亏了我们姜书记想出来的好点子,把我们都解放出来了。” 无人售货模式是去年10月1日开始推出的,这主意是下姜村党总支书记姜浩强提出的:“这种模式是结合了我们农村实际情况得出的。” 有一天,下姜村民姜金娜家中橘子丰收正愁没销路。夫妻俩都在葡萄园餐厅上班,没空把橘子拿到集市上卖。俩人正商量对策,恰巧被路过的姜浩强听到,于是就有了这么个好主意。 “这能行吗?”起初,姜金娜对此深表怀疑,可架不住姜浩强再三动员,连付款的二维码都是姜浩强打印好送到姜金娜手中的。 不久,无人售货摊摆起来了。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不放心的姜金娜偷偷躲在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小窗户后,透过10厘米的缝隙观察,看看效果是不是如姜浩强说得那么好。结果,游客们挑中货物后都自觉地拿起手机扫码支付。此后,姜金娜的手机支付宝进账声音响的次数越来越多,短短五天,她的一百多斤橘子就销售一空。此后,她也再没有去偷看过。 越来越多的村民拿着自己家的土货,放到了无人售货摊上。对此,姜浩强自豪地说:“小摊摆起来的五个多月以来,没有丢过一件东西。”姜浩强说,“我们农村人很质朴,摆上的货物都是十足的好东西,也都明码标价。我们相信来下姜的游客们都讲诚信。这就是我们做无人售货摊的底气。”目前,全村大概有四十多户人家参与到无人售货的模式中,还吸引了不少邻村的村民,五个月来的销售额有三万多元。 廊桥广场边上玖玖民宿的老板邵君与记者攀谈起来:“我每天看着这个无人售货摊买东西卖东西,人来人往,就觉得特别安心。”邵老板原本是海员,漂泊二十多年,想“靠岸”时对下姜村“一见钟情”,于是在这里开起了第一家精品民宿,“做生意就得讲信誉,信誉这种东西,建立起来很难,毁掉确是一朝一夕之间。我自己也是做生意的,讲信誉从我自己做起。” 进货摆货无人管,买货付钱无人看,这种基于诚信品质的现实版“C2C”模式在下姜村已经习以为常。老书记姜银祥也拿了自己做的小鱼干来卖,他说:“我们自己讲诚信,别人对你也会讲诚信。大家都这样,整个社会风气就是昂扬的、向上的。” 未来,姜浩强打算把这个模式进行推广,多布置几个点,小摊车也要做得更完善,能遮风挡雨。 传承戒欺文化 打通信息孤岛 诚信是商业社会的基石 “戒欺”不是一个人一时间可以做好的,是需要一代一代人的传承,是需要在世事的磨砺中修炼的。如果说人类还有什么红利没有被发掘的话,那我相信信任、互信是最大的未开发财富。 百舸争流,大浪淘沙。 熟悉老字号的人都知道,杭州胡庆余堂药膳营业大厅门楣上镌刻着“是乃仁术”四个大字。国药号大厅内高悬“真不二价”金字匾额,尤能使庆余人鉴心明意的是现仍挂在店堂内侧高3米、宽0.9米的“戒欺”篇,其云:“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戒欺”,正是胡庆余堂以“江南药王”饮誉120年的立业之本。 胡庆余堂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刘俊说:“做药要凭良心。老祖宗传下来的告诫,我们这一代人,要传承、要提倡、要发扬光大。” “戒欺”的理念,涵盖方方面面,反映在经营上,首推的是“真不二价”,即做生意讲诚信,老少无欺,贫富无欺,不能有丝毫掺假,“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对顾客,这是承诺,对商家自己,这是警醒。 2003年抗击“非典”时期,胡庆余堂抗“非典”药一天卖出三万余贴,而配方急需的金银花等中药材供应价飞涨。药价涨还是不涨?在良心和利润之间,以当时的总裁冯根生为首的董事会当即决定:哪怕原料涨100倍,也绝不提价一分!这就意味着,卖出一包药就亏一份钱。 “其实当时冯老心里也没底。他说先撑着,撑不下去再说。”刘俊还记得当时董事会的艰难决定,“那时候我们确实亏损了不少。但事后反思,那次事件给我们胡庆余堂赢得了非常多的赞赏,事实上这也就转变成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老百姓的信任,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这种财富短期内是看不出来的。” 一直以来,胡庆余堂严守“戒欺”的祖训,不完全以利润为导向。也正是这种品格,让胡庆余堂能够扛住百年风雨。至今,胡庆余堂仍保留着一个传统:进入国字号药房工作的每一个员工,都要在“戒欺”匾额下朗读匾额上的内容。“不仅要朗读,还要会背诵,要理解,要化到行动中去。”刘俊说“让每一个员工感受到胡庆余堂的企业文化和历史沉淀,让他们在做每一件事之前想想是否符合‘戒欺’这条标准。”百年老字号能成为迄今全国重点中成药企业,得益于其深邃的经营谋略和严谨的内部管理,终成方圆。 在传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溶入品格,时代在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都在变, “我现在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把这种品质传承下去,让企业做得更久。”刘俊坦言“掌柜”不好当,“戒欺”是胡庆余堂的灵魂,这不是一个人一时间可以做好的,是需要一代一代人的传承,是需要在世事的磨砺中修炼的。“冯老曾说‘我愿我的想法与诸君的想法一致’,这也是我如今的想法。” 如果说,胡庆余堂的“戒欺”文化是百年老店对重诺守信的传承和坚守,那么阿里巴巴芝麻信用等产品的推出,则是新兴互联网企业对诚信社会建设的致敬和助力。 2002年3月10日,阿里巴巴成立三周年,马云提出,要让诚信的商人先富起来。彼时,淘宝尚未诞生,马云手上的心血是创办三年的阿里巴巴网站。这家B2B电商平台为全球中小企业提供采购批发的在线渠道,创业者们靠口碑为店铺积累人气。马云力排众议发布了“诚信通”计划:中国互联网企业诚信认证。自此,阿里就开始积累诚信数据。 此后,淘宝、阿里巴巴、国际站、蚂蚁金服的数据被打通,再后来,与新浪微博合作、高德地图、UC浏览器等纷纷接入阿里诚信系统…… 17年的积累与投入至今,在中国打造出了这样一套绝无仅有的体系,人们可以用芝麻信用分去医院看病、坐公交车、到图书馆借书、入住酒店,甚至借伞、借充电宝等,在众多生活场景中,人们都能认识感受到信用的价值。 以数字化手段打通信息孤岛。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曾说:“数字经济的核心就是每个商业行为都留下数据的痕迹,而这些数据被累积成信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被应用,产生良性的闭环,这必然将推动中国诚信社会的建设大踏步往前走。” 2016年6月的新加坡国际诚信研讨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表示:“今天我们最骄傲的,不是阿里巴巴卖出了多少商品,而是阿里巴巴建设了一个诚信的体系。用商业的方法向所有人证明了,诚信值多少钱,这是阿里巴巴一个财年为什么能实现5000亿美元销售的基石。” 马云直言,如果说人类还有什么红利没有被发掘的话,那我相信信任、互信是最大的未开发财富。 信用为个人画像 完善“让守信者处处受益”体制机制 通过打造“钱江分”这张新凭证、新名片,全面推动公民办事与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深度融合,打造信用杭州良好形象。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难强。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谈到社会失信问题时指出,当前在加大失信惩戒力度的同时,要重点完善“让守信者处处受益”的体制机制,将广泛推广信易贷、信易租、信易游、信易行、信易批这样的信用创新产品和服务,让“诚信”成为每个企业和个人的“可变现资产”。让信用变现,杭州正在努力实践。 杭州住保房管部门联合杭州市民卡中心,将于3月中下旬推出凭“钱江分”减免公共租赁住房押金业务,符合条件的公租房保障家庭可享受押金减免。 “钱江分”是在杭州工作或生活且年满18周岁的市民拥有的城市个人信用分,它依托杭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及杭州市民卡运营十余年积累的用户数据,在获得用户授权后,“钱江分”采集政务、经济、司法、生活、公益等各领域城市信用变量特征,通过科学的统计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得出用户的信用分,形成个人信用画像。只要个人信用足够好,“钱江分”就会足够高。 “我们希望通过打造‘钱江分’这张新凭证、新名片,全面推动公民办事与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深度融合,打造信用杭州良好形象。”杭州市信用办相关负责人说。 未来,钱江分还将陆续应用到健身场馆预约、停车预约、小客车摇号、博物馆和景区活动线上报名、二手房交易等与市民密切相关的城市生活中,最终实现在市民公共服务、交通出行、医疗服务、住房租赁、旅游消费、城市生活等各领域拓展信用分便民惠民。 事实上,以政府为主导的“钱江分”是杭州这个城市信用体系的一个表达方式。在杭州,信用不仅仅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本和“软实力”,市民的生活也享受到了信用带来的便利: ——凭市民诚信卡,信用良好者可直接刷卡进校健身;志愿者服务、无偿献血等社会公益行为及道德荣誉计入“信用银行”,公益信用分可兑换公益奖励或社会福利;“医信付”服务让全市近700万持卡群体,在杭州市级各大医院享受先诊疗后付费的服务;在个人纳税证明、公积金申请办理、社保查询等行政事项中,实现了“刷脸”信用认证;开启了“享信用,爱生活”的全新阅读模式,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图书的借阅和归还……“信用杭州”在2014年度、2016年度分别被市民评选为 “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 在总体规划上, 杭州2002年成立了“信用杭州”建设领导小组;2006年出台了《杭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一五”专项规划》并陆续制定了“十二五”及“十三五”专项规划;2016年出台《杭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2017年9月出台《杭州市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多年来,杭州坚持把社会信用体系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机制,以信用惠民为理念,以奖惩联动为核心,以信用监管为抓手,以平台开放为支撑,将“信用杭州”打造成为新的城市名片。 2018年初,我国首批12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公布,杭州以总评第一的成绩位居榜首,“信用杭州”诚信体系建设进入了快车道。 只有完善“让守信者处处受益”的体制机制,让守信有价、有用、有感,才能提升守信者的价值感和认同感,提高诚实守信这一美好品德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诚信正在杭州落地生根,成为未来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记者手记 季布一诺千金,商鞅城门立木,古人重诺言,是以一约既定,万山无阻。 现如今,诚信是社会交往的名片,个人凭一言为定的信用立足社会;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动能,企业凭一诺千金的信用获得发展;诚信是立国之本,国家凭一言九鼎的信用和谐共赢。 伴随着中国经济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信用体系建设同样迎来关口,信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越来越紧密,信用越来越成为系统化、全民性的价值资产。 诚如胡庆余堂总裁刘俊所说,诚信是一代代人逐渐建立和磨砺出来的,需要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需要政府助力,需要众人合力。 从下姜村民众自发形成的无人零售摊,到百年传承戒欺文化的胡庆余堂,再到利用信息化和大数据手段建立的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不难看出,无论是个人、企业和政府,整个社会形成合力、阵势和氛围,让诚信成为每个企业和个人的“可变现资产”,诚信与中华血脉融为一体。 大数据时代,科技的力量汇聚了各方信息,为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画像”,未来,信用将成为新的流通工具,并建立起一套全新的评价、交往体系。信用体系建设“最好的时代”,显然已经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