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互“对标”中共同“超越”

2019-02-18 08:47:16

武汉开年第一会,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以各自领域内的国内先进城市与地区为标杆,查找不足,全力追赶——在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上要“对标浙江”,在文化建设上要“对标杭州”。

成为其他省会城市的“对标”对象,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某种意义上这代表着杭州在城市竞争的大格局中,在某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浙江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以及杭州的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也确实可圈可点,为整个中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浙江样本、杭州样本。以文化建设来说,近年来杭州不断厚植历史文化名城底色,以西湖、大运河两大文化遗产为引领,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齐头并进,呈现一派蓬勃发展气象;良渚区块已成为杭州又一个新生文化中心,随着良渚申遗将于今年结出硕果,杭州在打造“世界遗产群落”之路上又将迈进一步。以文铸城、以文兴业、以文化人,“文化兴盛”行动下的杭州将更具文化底蕴与文化软实力,将为杭州大步迈向世界名城提供重要支撑。

然而,保持清醒永远都是优秀选手不可或缺的品质。杭州这些年,特别是自G20杭州峰会以来,来自省内外的赞美声不绝于耳,很多城市组织党政代表团到杭州考察取经,不少城市提出了“对标杭州”的口号。但越是在这样的时候,越要增强忧患意识,切忌沾沾自喜、夜郎自大,小富即安、小进即满,须知,一旦消沉了意志、放慢了脚步,就会被赶上、被超越,最终被对手甩在身后。

在与其他城市的争胜中,杭州要充分认识、充分发挥自己的长板,更要充分查找、充分补齐自己的短板,树立自己的追赶目标,对标先进、学比赶超。去年7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江勇率杭州市代表团赴苏州、上海、成都、重庆四城市学习考察,就是一次国情教育之行、学习取经之行、深化合作之行,取得了增强觉悟、坚定信念,开阔视野、增添动力,增进友谊、凝聚共识的成效。同样是在去年7月间,杭州市市长徐立毅率杭州市代表团赴武汉、西安、合肥学习考察,“大江大湖大武汉”,武汉在城市整体发展上展现出的“大格局”就给代表团留下深刻印象,很值得正在大力实施拥江发展战略的杭州学习借鉴。

当今中国城市之间的竞争可说是百舸争流,互为“标兵”同时又互为“追兵”。昨日领先不等于今日仍能领先,今日领先不等于明天还能领先。唯有不懈怠、不自满、不服输,奋力争先,才能一直居于第一方阵。是的,第一只有一个,然而正是在这样的互相“对标”中,大家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创造出自己的“最好成绩”,实现更快、更高、更强,是比获得第一更有价值与意义的事情。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翟春阳 编辑:王洁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