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劳模精神 建好世界名城

2019-04-30 08:30:56

站在历史的峰峦仰望星空,是劳动创造了人类进步的文明;凝眸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是劳动铺就了通向梦想的路径。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开篇即提出主张,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更进一步提炼了劳动的意义。杭州要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打造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窗口,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是新时代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路径,也为建设世界名城汇聚强大正能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劳模被赋予更多的时代内涵,但劳模精神的核心价值始终不变:那是一种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都值得尊重和鼓励。要开展劳动教育,引导中小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在劳动中磨练意志、提高自己、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为了进一步坚持劳动光荣的导向,杭州在全国首先作出了设立“工匠日”的决定,劳模、工匠尽管各有侧重,但精神实质是一致的,都是社会的中坚、民族的精英、时代的楷模,都体现了对祖国和人民极致的忠诚,对事业极致的热诚,于平凡中见伟大,于细微处见精神,都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

不奋斗,山再低也难登顶;不劳动,路纵近也难到达。面对日新月异的城市竞争,一个城市发展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越来越取决于人力资源水平。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正因为知识与劳动已如卯榫般紧扣,我们重申勤勉的意义,更要强调知识的分量。推动杭州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就要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高劳动能力和劳动水平,充分发挥劳动者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丰富科技知识、提高劳动技能、争创一流业绩,争当“干好一一六、当好排头兵”的优秀施工队员。

这是奋斗者最好的时代,更是属于劳动者的华丽舞台。让劳动者梦想成真,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保障劳动者尤其是一线劳动者在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权益,不断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解决他们最直接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全体劳动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杭州的发展需要全市广大劳动群众以劳模先进为榜样,荡起劳动的双桨、扬起奋斗的风帆,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昂扬向上的精气神,积极投身“干好一一六”的实践,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激流中勇立潮头,在不进则退、不强则弱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在孜孜不倦的劳动中创造时代价值,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在“五一”即将到来时,让我们为劳动者祝福,向劳模们致敬!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编辑:王洁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