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的官威”是怎样炼成的
近日有网友曝料,长春市南关区教育局某副局长在和群众座谈时耍“官威”,称“我现场鉴定你听不懂话”,并当场表示要调查发言群众是哪个小区的。4月28日,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政府在其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教育局副局长谭某在接待来访群众过程中,情绪激烈、态度蛮横、方法简单,损害了党员干部形象,伤害了群众感情,造成了不良影响。对谭某及教育局党委在全区范围内通报批评,责令本人向来访群众诚恳道歉,并作出深刻检查。
浏览网友发言,异口同声:“好大的官威!”有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假设谭某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审视视频中该副局长面对群众时的恶劣态度,想必也会感叹一句:“好大的官威!”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官威”已越来越没有市场,也越来越被人民群众嗤之以鼻。就以此次事件为例,副局长的“官威”当场就受到群众的反弹与鄙视:“是要报复吗?好吓人!”因为群众相信“邪不压正”,相信我们党的作风建设不是口号,绝对不会放任这样的“官威”存在。
“好大的官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个颇值得思考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该教育局党委也受到了通报批评,显见上级认为,该局党委在作风建设上没有承担起“主体责任”,很可能存在责任不清晰、不落地、不担当、不追究等问题。作风建设,纸上谈兵易,临场制胜难。这位谭副局长临场耍“官威”,折射出的就是作风建设流于试卷式、答题式,没有落细、落小、落实,以致做不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我现场鉴定你听不懂话”,这句话不仅态度粗暴,充满着对于群众的蔑视,更缺少反躬自问、反求诸己的自觉——究竟是群众“听不懂话”,还是自己缺少把话讲明白的能力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无病呻吟的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讲明白通俗的话不讲故作高深的话”。怎么在群众面前讲话,如何与群众面对面对话,看似是一个技术问题,本质则是一个态度问题、党性问题,是否把群众当成自己人的问题,是否虚心广纳群众建言的问题,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
我们讲到群众路线,总强调要放下“面子”,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不仅把群众当“先生”,而且把群众当“裁判”、当“考官”、当“评委”,不耻下问,虚心向群众讨教,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使各项工作符合群众的意愿、得到群众的认可。那么反过来说,党员领导干部摆错了位置,以“先生”、“裁判”、“考官”自居,“官威”也就油然而生,“官话”也就脱口而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