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瘦身”是为基层减负的实招
近日,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下发文件,对区直单位、镇街的微信群、新媒体账号进行规范管理。香洲区要求,原则上一个单位只建一个工作微信群,非工作时间不发布工作信息。
香洲区的这一规定出台后,网友纷纷叫好,可见这一新规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
微信是一种即时通讯工具。微信群的出现,初衷是辅助办公,让一些工作可以在网上完成,既节约时间,又减少人力成本。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类工作微信群越来越多,事情也越来越繁琐,微信群逐渐变了味。有的基层干部每天要用大量时间来查看微信群的消息,从早到晚手机不离身,反倒降低了工作效率。有的微信群片面要求“事事留痕”,结果有的干部只留痕不干事,形成了新的形式主义。还有的微信群在下班后也布置工作,让基层干部在休息时也不能安心,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状态。
微信群过多过滥,各类信息频繁弹出,不仅让工作时间变得碎片化,还模糊了工作与个人生活之间的界限,成为一种新的负担,已经到了不得不治的地步。前段时间,中央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基层的负担除了文山会海、各类督查检查之外,大家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微信群过多,无效信息泛滥。珠海市香洲区的这一新规,是对中央精神的真正落实,顺应了基层干部的呼声,为基层干部减轻了压力。
当然,很多人都有疑问:一个单位只建一个微信群是否现实?毕竟不同部门的工作也有区别,不见得都适合在同一个群里讨论。还有人担心,禁止下班后在微信群发布工作信息,那还有QQ群,还可以打电话、发短信。这样的担心很有道理。不过,香洲区的这一规定,至少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那就是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合理区分工作和生活。
受到微信群困扰的不只有香洲区,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今年是基层减负年,为基层干部减轻负担的措施,可以多探索、多实践,多出实招,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既能集中精力为民服务,又能拥有快乐的休息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