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双创” 普惠金融让更多人触达美好生活

2019-05-31 09:36:53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普惠金融则是经济体中的“毛细血管”,为经济社会中每一个微小的个体提供金融服务。

根植于这片极富创新创业基因的热土之上,杭州金融业从未懈怠,不断拓展着普惠金融的深度与广度。以己之力为其输血、供养,让金融真正惠及到每一个身怀梦想的个体。

无论是扶持小微企业、助力民营经济,支持“三农”,还是与每个消费者息息相关的零售金融,杭州金融业通过科技创新、政策倾斜,不断地下沉业务重心,为实体经济添砖加瓦。

借金融之力,让更多人触达美好生活——在这个“创新创业之城”,普惠金融被赋予的新定义。

科技赋能消费金融

让“美好生活”更进一步

打开招商银行的APP,只要对着手机说出自己的需求,“智能助理”就能够精准识别,提供相对应的服务。无论是查询美食、付款、记录日常开支……仅用语音就能完成,用户甚至连文字输入的过程都省了。这是在语音交互、精准识别的“加持”之下,招商银行的“智能助手”带来的不一样的体验。

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正在不断擦出变革的火花。目前,数字技术发展正深刻改变着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式,消费金融产品变得越来越场景化、自主化、智能化,换句话说,就是越来越“懂你”。比如中信银行的线上理财产品销售平台,通过知识图谱技术的充分运用,可以实现客户画像与理财产品画像的精准匹配。一方面,银行可以实现精准营销;另一方面,客户满足需求的过程更为方便快捷,形成了“双赢”的结果。

被科技改变的金融机构可不仅仅是银行。太平洋产险浙江分公司推出的车险产品“太好赔”,完全实现了“线上赔付”“一键赔付”,用户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完成定损、修车、索赔等一系列操作流程,半小时就能够收到赔款。

而这些,仅仅只是科技赋能消费金融的冰山一角。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金融机构不断改善服务,创新推出手机银行、直销银行等载体,让普惠金融的服务群体进一步扩散,服务效率、服务质量都有了明显提高。

“输血”小微企业民营经济

金融为实体经济添砖加瓦

民营经济是浙江发展的最大亮点,也是浙江经济最显著的特点。而对于走在创新创业前列的杭州而言,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初创企业,更是这个城市不可或缺的“造血细胞”。

由于固定资产较少,抵押担保能力较弱等“先天不足”,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它们的发展壮大。因此,它们对于普惠金融的需求最为强烈。

今年以来,国家多措并举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定向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民营和小微企业,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信心。在杭州,金融扶持的结果已不断显现。

“没想到这么快,这么简单。”杭州艾伦贸易有限公司的老板朱俊代理了美国3M产品十多年,生意日渐红火,却因为货款周转不过来,面临经营难题。在朋友的推荐下,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通过手机申请了农业银行杭州分行的“小微网贷”,才2天时间,就顺利贷到了30万元纯信用贷款。拿到贷款后,朱老师忍不住连声感叹。

“按照传统信贷的要求,不少小微企业的一些资质可能并不符合。”农行杭州分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杨柳斌坦言,“如何更好更有效地服务这些小微企业,也是杭州农行积极践行普惠金融、助力实体经济的责任。”

一方面,从贷款政策上向小微企业倾斜,降低其融资难度;另一方面,杭州的银行业更是根据小微企业本身特性和不同发展阶段,量身打造了众多针对性服务。比如杭州联合银行推出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根据科创型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融资需求开创了多款融资产品,为初创期企业提供选择权贷款、风险池基金贷款等产品,为成长期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为成熟期企业则提供多层次综合金融服务方案。除了融资方面的支持,杭州联合银行还积极为科技、文创型企业和投资机构搭建投融资平台,并以私募基金监管为抓手,重点服务杭州各类股权投资基金。

扎根“三农”、开展绿色金融

让普惠金融更有温度

普惠金融的覆盖对象,更离不开广大的“三农”群体。金融正在成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通过惠及更多人群,普惠金融也在不断拓宽自身的边界。

茶叶是浙江省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是山区农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但种植茶叶的农户免不了要“看天吃饭”,在每年的2月下旬到4月采摘期,春茶极易遭受低温霜冻自然灾害,导致茶叶减产、 茶农减收。但有了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农户的利益就得到了保障:在采摘期内,当气温降至保险合同约定的最低温度以下,茶农就可以获得理赔。

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是太平洋产险浙江分公司主导推出的农险产品之一。事实上,农险一直处于需求量大但理赔困难的尴尬境地。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影响严重;此外,浙江山多地少,农户“散而小”的特点十分明显。一旦大灾发生,传统农业保险查勘定损方式费时费力,无法及时将赔款支付给受灾农户。而创新推出的气象指数保险便具有透明度高、理赔快、道德风险低、操作简便等特点,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作为根植于“创新”的城市,在杭州,金融服务三农的成果是多种多样的。安信农险浙江分公司推出枇杷低温气象指数保险、太平洋产险浙江分公司主导推出杭州菜篮子工程保险、海亮明康汇集团的商业性农险、新疆阿克苏棉花目标价格保险+期货精准扶贫项目、乡村民宿综合保险……多项农险创新产品精准覆盖农户,让普惠金融的触角不断延伸。

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绿色金融的充分实践,更是为广阔的乡村增添了美好的亮色。

在杭州,畲族“网红村”戴家山村是远近闻名的民宿聚集区,但同时也被贫困问题困扰。2017年,当地农业银行的500万元“美丽乡村贷款”让乡村得到了改变,随着资金的投入,村环境整治工程全面启动。由于项目投入与政策对接得力,戴家山村顺利申报并拿到了环境整治项目资金补助,不仅归还了贷款,还换来了优美的人居环境,为后续引入旅游项目筑好了“巢”。

除了“美丽乡村贷”,农业银行还因地制宜,推出了“五水共治”专项信贷、特色小镇建设贷、排污权质押贷、“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油茶贷等金融产品,创新性地提供了振兴“三农”的方案,守住了绿水青山,更带来了金山银山。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文 吴宛青 编辑:王玥云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