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诗路:寻路初心,问策当代

2019-06-10 08:46:16

千余里之江奔涌,钱塘风雅颂。

近日,首届钱塘江诗路文化带成果发布会举行,对之江山水施以360℃全视角解读,“官宣”四大成果:一张实用的沿江旅游导览地图、一套《钱塘江诗词选》、一首豪迈的钱江之歌、一本迤逦的散文集。真是一次大阅兵式的人文礼赞,真是一场曲水流觞的诗意盛宴!

其中,《钱塘江历史文化旅游导图》古意盎然、丹青着墨,颇具《富春山居图》之气韵。此图收集整理了大江沿岸区域内全国、省、市级文保单位、中国传统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性建筑、重要公共文化设施和旅游景点共116处,六和塔、八卦田、梅城镇、下涯镇……如璀璨明珠连缀江岸,图尾还设有二维码,扫描可见丰富的图文信息,教人身临其境。

而《钱塘江诗词选》则挖掘搜集、整理筛选了自东晋到20世纪中叶、近500位诗人吟咏钱江的诗词2374首,如刘禹锡的《观潮》、白居易的《忆江南》等传世名作均囊入书中,堪称文化自信的典范。

杭州的这一系列动作,基于一个政策大背景——今年1月出台的《浙江省诗路文化带规划》(征求意见稿修订稿)明文确定:重点打造大运河诗路文化带、钱塘江诗路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瓯江山水诗路文化带等四条诗路文化带。浙地自古耕读传家,在今天,以文化人、以文兴市更是全面深化改革、万众创业创新的重要手段。

山水迢迢人有情。钱潮如歌,气贯长虹,是大自然情感表达的眼波流转,而杭州把这份眼神保存得真挚生动。在城市竞争空前激烈的当下,“钱江诗路”的系列成果,是我市践行“两山理论”、全域拥江发展的实践总结,是杭州萃取“城市记忆”、助力文化兴盛的丰硕果实,更是杭州人在强压下坚持生态优先、全域统筹的有力作为。

钱钟书说过,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知行合一始于家园。热爱祖国从了解杭州开始,带上导览地图,以脚丈量钱塘沿岸吧;拥江发展从解读之江开始,带上诗词精选,于方寸间把脉家园吧。在大潮中寻路初心、在诗篇中吟诵故土,这真是我们了解杭州、问策当代、谋划未来的有效路径。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孙磊 编辑:王洁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