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章梁君的碧血丹心
碧血丹心,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每一份献血都传递了生命的温度,都是一个人对他者最真挚的礼物。
在杭州,无偿献血最多的人是53岁的警察章梁君,他17年来献血237次,向世界输送了11.66万毫升热血,是其自身血液含量的近20倍。
这17年,章梁君间隔不到一个月就会献血一次,真正践行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职业初心,也向社会公众科普了常识:对于健康人群而言,献血无碍健康,只需小小勇气。
世界范围内,各国对血液制品的需求一直普遍存在,比如:分娩中大出血的妇女,遗传性血红蛋白紊乱和免疫缺陷疾病患者,灾难和事故受害者等等。犹记得,2014年杭州“7·5”公交纵火案发生后,为救治伤员,3天内近500名热心市民参与献血,献血量达13万余毫升,输送了一座城市对受伤者的最大善意。
在日本,政府规定,各级行政人员适龄者每年必须献血一次;而该国年轻人在成人礼之后献血,也成为一种公益传统。
1997年3月,时任菲律宾总统拉莫斯第41次参加无偿献血,以此作为69岁生日纪念。他不仅自己作表率,还要求家人也献血,并风趣道:“献血使我年轻20岁。”
2019年6月10日,我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布,自1998年《献血法》实施以来,中国无偿献血人次数保持连续20年增长。1998年全国无偿献血人次约30万,2018年达到近1500万;并且,中国用20年时间全面建立无偿献血制度,实现了临床用血全部来自公民自愿无偿捐献。世界卫生组织评价我国在无偿献血、血液质量安全和临床用血等方面位居全球前列。
“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中国献血工作走在世界前列,离不开无数个章梁君式的无名英雄。但是,很多热心公益者都是瞒着亲友献血的,主要是怕“家人担心自己的身体”。可见,国人对献血还存在认知误解,怕大伤元气、降低免疫、传染疾病等。
实际上,血液始终处于吐故纳新的动态平衡,一个健康人每天都有40ml的血细胞衰老死亡。人的血液总量为4000到5000毫升,一次献血200毫升仅占总血量的1/20-1/25,不会影响正常生活。献血后,人体会自动调节骨髓造血功能,肝脏也加速合成蛋白质,各项相关指标均可迅速恢复。
对于人们普遍关心的献血安全问题,中国已经全面落实血液核酸检测策略,有效缩短艾滋病、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窗口期”,基本阻断艾滋病等疾病经输血途径传播。
我们在致敬热血警察的同时,也当继续科普献血常识,以打消公众顾虑,促进志愿献血,让有需要的人及时获得“生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