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掉“穷根”才能消除天价彩礼

2019-07-02 08:38:31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日前指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结婚彩礼就一两百元钱,九十年代达到一万元,现在彩礼都是十几万甚至更多。下乡调研会经常听到有人讲,某家的儿子结婚成家了,但是父母成了贫困户了,在一些地区‘因婚致贫’不是个别现象。”

天价彩礼、因婚致贫,严重干扰了扶贫攻坚的大局,非大力整治不可。然而也必须清醒看到,天价彩礼的背后固然有攀比炫富、铺张浪费等不良乡风民风在作祟,但更深刻的原因还是“贫穷”本身——“天价彩礼”现象普遍发生于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在贫穷的压迫下,本该缘于两情相悦的“结婚”异化成了一种利益交换的方式。而且往往是两个家庭都很贫困,对于男方来说,天价彩礼是因为贫穷、因为不被信任而必须付出的成本或曰“保证金”;对于女方来说,索要天价彩礼则是从对方家庭名正言顺获取经济利益的唯一机会,此时不索何时索!在贫困地区还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换亲——两个家庭的姐弟或兄妹互为婚姻,这几乎是贫困地区逃避天价彩礼最为完美的法子。我们仔细想一想,就某一个贫困地区来说,天价彩礼不过就是“换新”形式的更大循环,嫁完女儿要娶媳妇,一只手进一只手出,这里其实蛮适用“财富守恒”定律。我们看到了“因婚致贫”,那么是不是也当看到“因婚致富”?如果我们认为“因婚致富”是荒谬的,那么也当明白,天价彩礼只是“标”,“贫穷”才是“本”。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要移风易俗,重建乡村文明,固然需要加强宣传、引导,需要通过村规民约进行规范,甚至需要通过法律对某些严重行为严加惩处,然而最根本的还是赶走贫穷,铲除滋生“天价彩礼”的土壤。《论语》中说:“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荀子也说:“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两位先哲这里所强调的,其实就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富之”然后“教之”,两者的顺序绝对不可以颠倒。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也告诉我们,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只有低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才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让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

精准扶贫,先要找准病根。对一些地区天价彩礼现象以及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问题,外在表现是陈规陋俗,内在症因则是受贫困驱使。唯有将精准扶贫方略落到实处,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产业扶贫措施、强化扶贫资金监管,扣准“精准”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让人民群众拔掉穷根、挪出穷窝,才能最大程度上消除天价彩礼的土壤。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翟春阳 编辑:王洁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