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丰满的理想变成现实
1.各地要加强监测和督导,坚决防止学生学业负担过重。2.开齐开足体育课,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3.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4.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结合地方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5.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确保劳动教育课时不少于一半。6.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
以上所列的每一条,我都十分赞同!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细看内容,真当是干货满满!除了前面所列的内容,还有: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将校园安全纳入社会治理,完善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和依法处理机制,坚决杜绝“校闹”行为,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等等等等。
教育即生长,由生长而立人——生长立人,就是教育的目的,除此之外教育别无目的。“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来的东西,比如知识,简单地灌输进一个容器,成为学生的一个沉重负担。在当今,家长们却越来越焦虑,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的家长让孩子一周去就读十个培训班,这是多么恐怖的情形!“坚决防止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而不少过重的负担,就是焦虑的家长施加给孩子的。
当今教育,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让孩子摆脱现实的种种奴役。这种奴役,本身就是错误教育的典型结果。正如先哲卢梭所说的:“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荒诞的现实是,我们甚至将学生作业也变成家长作业,使家长也成为了“奴役”的对象,让家长也在万般无奈中“虚掷光阴”。
不可否认,我们所处的是高度筛选型的社会,每一步都在“筛”人。但是,只要你真正“成人”了,社会是“筛”不掉你的。所以,从最根本上说,我们的孩子不一定都成才,但一定要成人。“小学重习惯,初中重品行,高中重品质,大学重成绩,将来重选择。”有识之士如是说,亦即我常说的几句话:养成良好的品格,养成良好的习惯,到大学里要好好读书,教育要尊重人的成长规律……教育之“立人”,不就是养成好的品格、培养好的习惯吗?一般而言,好品格能成人,好习惯能成才。儿孙自有儿孙福,有了好品格与好习惯的孩子,家长是根本用不着担心的。我本人培养自己的女儿,也是这样,孩子在台湾读了四年本科和三年硕士,如今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为研究型的博士,而且获得全额奖学金,正是顺其自然、“立人”教育的成果。
“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我们不少家长,拼命要求自己的孩子记住更多的“知识”,逼迫到最后,家长成了“虎爸吼妈”,“爱子者”成了“害子者”,甚至成为“爱子贼”,这多么可怕!
如今,国家层面提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这是对种种教育现实的重要纠偏——希冀这些丰满的理想,最终都能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