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种田 “劳其筋骨”有意义

2019-08-24 09:15:00

刚出三伏天,天津大学新校区一片10亩的田地也收获了。这些田地是天津大学为学生们开垦的,由学生自己播种、打理、收获、分享。

大学生到学校里是学习知识的,跑去种田,会不会耽误求学,是不是不务正业?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大学生学种田,不仅能锻炼体魄,还能培养毅力,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有益。

种田是体力劳动,不妨看成是体育课的一种形式,有利于学生强身健体。这些年来,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很多青少年的体质并没有增强。一些青少年很少参加体育锻炼,闲暇时间也窝在屋子里不出门,成了“肥宅”。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检测显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合计为16%。教育部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高中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达83.28%。大学生的入学年龄普遍在18岁左右,正是纠正不良习惯、提高身体素质的绝佳时机。在田地里劳作也相当于户外活动,对于调节视力、增强体魄都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种田,更是磨练心志的好方法。近些年来,社会热议的一个话题就是青少年心理承受力差,难以正确面对挫折。下到田里种种地,通过劳动锻炼,也能培养坚韧顽强的品质,对青少年很有必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生们从小到大,可能接受了很多关于节约粮食的教导,但那都是理论知识,远不如自己亲身到田里耕种印象深刻。亲身到田里挥挥锄头,体会一下什么叫“汗滴禾下土”,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不易,才能真正形成节约粮食、珍惜资源的理念,也能更好地树立生态环保意识。自己下到田里劳动,还会对体力劳动者的辛劳感同身受,在今后的人生中,会对体力劳动者有更多的理解与尊重。从这个角度说,大学生下田种地,也是可贵的社会实践。

在高等教育逐渐普及的今天,大学生已经不是从前所说的“天之骄子”,但是作为掌握专业知识和研究学问的群体,大学生仍然将成为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先贤说过,天降大任,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大学生下地种田,野蛮体魄、增强毅力,对于个人的成长,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意义。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王俊勇 编辑:王洁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