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阿里,读懂浙江
1999年已是20年前。那年秋天,杭州人马云召集了17名小伙伴在湖畔花园小区家中开会,这也是中国互联网史上最有名的动员会,当时他说:“现在你们每人留一点吃饭钱,将剩下的钱都拿出来。”最后,18个人凑了50万元,一家名叫阿里巴巴的公司开业了。今天,20岁的阿里巴巴真的成了一家“让世界瞩目、让中国人骄傲的公司”。
读懂阿里巴巴的创业故事,要把它放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腾飞,特别是浙江经济在新世纪以来奋力转型、率先跨越的宏阔历史背景下,这是阿里巴巴从童话变成神话的广阔舞台。
从杭州一栋居民楼里起步,20年间,阿里巴巴终于生长成为中国经济大洋中的一条鲸鱼。毫无疑问,它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经济这片大洋的滋养。正是中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为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正是中国庞大无比的消费人群与市场消费空间,为阿里巴巴提供了无穷尽的发展机会。
阿里巴巴为什么诞生在浙江,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这绝非偶然。世纪之交的浙江,其基本经济结构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轻(轻工业)、小(中小企业)、民(民营经济)、加(加工业)”。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究竟在哪里?谋划顶层设计的同时,在政府不遗余力营造的良好生态里,众多浙商开启了新探索,马云就是他们中的先行者。
跟早先白手起家、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创业者不同,马云这一代创业者,更有知识、更有眼光、更懂创新,也更有条件去接触新事物、拥抱新世界。正是因为有马云这样一大批知识型、科技型新浙商不断壮大创业创新主体队伍,催生了一种更加适应新时代潮流、新阶段竞争的优势力量。一定意义上,正是这股新力量有力地支撑了浙江经济从传统的工业化经济向现代服务型、创新型和数字经济的转变。
就此而言,阿里巴巴算得上是浙江民企形态嬗变的一个标志性符号,民企形态嬗变的浙江现象,也正是当前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和前奏。
实际上,阿里巴巴确实创造了奇迹,但现在的阿里巴巴并非已经可以笑傲江湖,在核心技术领域,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与国际一流公司的竞争还相当激烈。阿里巴巴过去的成功是因为抓住了时代机遇,融入了国家发展。新时代,大海一般广阔的中国市场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让创新的巨大潜力得以释放。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一批世界级企业,对接时代机遇、国家期待,履行新使命,“阿里巴巴们”要有“登顶”的雄心。
下一个20年,阿里巴巴仍然是观察未来中国经济远景的一个窗口。在阿里巴巴身上,我们既可以看到改革开放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爆发出来的巨大能量,更期待看到这种能量支持着阿里巴巴走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