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AI算命” 背后的买方市场
人工智能方兴未艾,“AI算命”应时而生——各种小程序、APP、微信公众号,令人目不暇接。“新华视点”调查发现,所谓“AI算命”,“算命”是假,“算钱”是真,背后是一条分工完整的“吸金”生意链。
算命,是人类蒙昧、迷信的产物,而AI亦即人工智能,则是人类从蒙昧、迷信走向文明、科学的最新见证。然而两者的结合看似荒唐却一点也不奇怪,命理师们就是特别善于“与时俱进”,将人类文明的成果化为蒙昧、迷信的巧妙包装,当年的“电脑算命”是这样,今天的“AI算命”也是这样。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披上了“人工智能”外衣的“算命”更能蛊惑众生,一个名为“面相研究所”的微信公众号是这么自我介绍的:“相由心生,境由心转。面相学通过观察面部特征来解码人生命运,我们的程序则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和人脸识别定位技术将这一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呈现。”
面对“AI算命”乱象,相关监管部门不能选择无视。其一,只要涉及收费都属于违法、违规经营,更不要说在电商平台上公然叫卖;其二,《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利用互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宣扬封建迷信”的信息。
加强监管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然而追根溯源,“AI算命”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为现实中存在着一个规模不小的“买方”市场。这个“买方”有多大,亦即他们在中国总人口中究竟占多大的比例?还没有权威机构给出过权威结论,然而也有一个调查可以参照——“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这项调查由中国科协主办,至去年已历十次。“2018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8.47%,比2015年的6.20%提高2.27个百分点。成绩相当显著,然而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8.47%这个数字依然有向上提升的空间。
“迷信”与“科学”是截然对立的,唯科学可以打破迷信。然而必须特别指出的是,仅针对“打破迷信”这一点来说,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是必要的,而培养科学精神尤其必要——所谓“科学精神”,第一条就是“批判和怀疑精神”,缺了这一条,即便学富五车也会轻易落入“迷信”的窠臼。当然,“批判和怀疑精神”绝非那种条件反射式的“批判一切”“怀疑一切”,而是时时保持求真、求实的自觉以及清醒的逻辑思维,不盲信、不盲从。培养“批判和怀疑精神”,学校教育是关键阶段。前不久福州与重庆两位小学生相继质疑语文课本中的错误,就很有“批判和怀疑精神”,而一些老师与部门称“古文就是这么记载的”“不能太较真”云云,则是在挫伤“批判和怀疑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