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的时光隧道

2019-09-25 08:46:57

70年风雨兼程,70年沧桑巨变。“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9月24日向公众开放,首日参观者人流如潮。

这是70年的“时光隧道”,这是70年的“历史走廊”。展览以时为序,展示了150个“新中国第一”。其中,第一个“第一”是,1951年10月官厅水库开工建设,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库;而最后一个“第一”是,2019年1月,“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玉兔二号”月球车抵达月球表面进行探测,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月背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

历史上的许多“第一”,勾起人们的思绪,让人感慨万千。1951年11月,中国第一套广播体操颁布,至今已先后颁布9套广播体操。你还记得哪一套广播体操的动作?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第一次刊登天气预报。而今天气象信息已经“无孔不入”、唾手可得。1958年3月,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北京”牌电视机研制成功。是啊,今天谁家里还有黑白电视机,那可是“文物”了。1958年7月,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在河南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生产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拖拉机的历史。原来那么简单的拖拉机,在新中国成立快9年的时候才生产出来,可见当年工业基础之薄弱。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到后面,“第一”的出现就越让人震撼。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核试验场爆炸成功,从而打破了少数国家的核垄断。1988年9月,中国第一颗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发射成功,填补了我国应用气象卫星的空白。进入新世纪,创新新创的第一那是太多了,从填补自己空白的一个个“第一”,到世界科技领域的一个个“第一”,昭示着一个创新大国正在一步步崛起。

我们从历史中走来,走向未来。当历史沉默的时候,文物遗存会悄悄地说话,会轻轻地诉说历史的故事。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新中国第一号博士证书,是1982年3月由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签发的;拥有这张编号10001的博士学位证书的幸运儿,是当年42岁的中科院理学博士马中骐。也正是“1982年”这个时间节点,让我们知道我国博士的培养起步是多么的晚。到了2015年,作为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第一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我国科学家中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科技进步、科教兴国,前路漫漫。

在历史的时光隧道中,许多时间节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十八位农民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拉开了改革序幕。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老百姓终于迎来扬眉吐气的日子。

许多东西的退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联系我们身边,当年告别商品短缺的“票证时代”,恍如隔世。直到1997年8月1日,杭州宣告取消用煤凭票限量供应办法,“煤饼票”成了最后的绝唱——杭州市区日用品凭票供应的历史,到此正式宣告结束。历时30余年、多达20余种民用商品供应的票证,彻底退出了市场,杭州终于第一次迎来了彻底的“无票证时代”。

让历史告诉未来,一个国家以人民作为发展的价值尺度,坚持改革开放,坚守发展的硬道理,才能凝聚起最大共识,激发出最强力量,共同书写一个国家的进步史诗。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本报首席评论员 徐迅雷 编辑:王洁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