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瓶,“不带”不如带下山
因为一部爱情电影,四川稻城亚丁景区成了很多人向往的浪漫之地。今年国庆节期间,大量游客进入稻城亚丁景区,也留下了很多吸完氧的空氧气瓶。对此,亚丁景区管理局保护处工作人员认为,稻城亚丁景区虽然地处高原,但植被丰富,氧气含量相对充足,多数游客到亚丁景区可以不带氧气瓶。
游客留下大量空氧气瓶,给景区的垃圾清运工作造成极大负担,这种做法确实不太符合环保理念。不过,景区让多数游客不带氧气瓶,这样的倡议也值得商榷。
游览稻城亚丁景区,实际起点是海拔约3800米的扎灌崩。景区主要有两条游览线路,俗称长线的线路终点是海拔约4700米的五色海。这条线路的大部分路程都是徒步登山,往返距离在六七公里以上。即使在平原地区,这都相当耗费体力,更何况是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
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称亚丁景区氧气含量相对充足,但也没能进一步说明充足到何种地步。可以用来参考的是媒体的报道。中国民用航空局主管的《中国民航报》2018年6月8日头版有篇题为《飞越四四一一》的报道,介绍了稻城亚丁机场的建设发展情况。这篇报道一开头就介绍,稻城亚丁机场海拔4411米,“气压不足标准大气压的60%,氧气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1/3”。虽说亚丁机场距离亚丁景区还有相当长一段距离,亚丁景区的植被也比亚丁机场的植被丰富,不能将亚丁机场和亚丁景区进行简单对比,但亚丁景区的植被能不能将氧气含量提高两倍,也还需要更科学的论断,不能仅凭植被丰富就让多数游客不带氧气瓶。
游客在稻城亚丁景区有没有高原反应?抛开各类网站的帖子不谈,就从媒体的公开报道来看,当然有高原反应,有的甚至还很严重。《南方都市报》2018年9月报道,2016年10月6日,山东青岛籍游客石某在亚丁景区因为严重高原反应罹难;2016年10月23日,一名女游客在稻城亚丁景区游览时,因出现严重高原反应几乎昏迷,民警携带氧气瓶及时赶到后,该女游客才化险为夷。
由此可见,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即使植被丰富,游客依然有高原反应。当地留下大量空氧气瓶也说明游客有这方面的实际需要。当然,亚丁景区的工作人员也只是说大多数游客不用带氧气瓶,没让所有游客都不带氧气瓶。但是,“大多数”是多少、没有高原反应的游客占多大比例,应该拿出权威的统计数据。再者,从游客的角度说,自己属不属于没有高原反应的“大多数”,恐怕自己也不清楚。外出旅游,人身安全排在第一位。有备无患,在高原地区,肯定还是携带氧气瓶为好。
游客在景区留下大量空氧气瓶,增加了景区的清洁压力。在亚丁景区,清洁工清理出垃圾后,需要扛着垃圾走5公里到垃圾转运站。在高原地区负重步行5公里,艰辛程度可想而知。对清洁工人的辛劳,游客应当多几分体恤。不过,景区不能为了减轻自身负担,就号召游客冒险不带氧气瓶。更合适的做法是,倡导游客将吸完氧后的空氧气瓶带下山,这样既最大限度保障了游客的安全,又减轻了景区的环境负担。
大自然的神奇险峻让人向往,人们也应当给予自然足够的敬畏。带着氧气瓶上高原,这是对秘境的合理探寻;把空氧气瓶等物品带下山处理,这是对自然界的敬畏。两者兼具,才是路过全世界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