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胶囊酒店”看机场服务升级

2019-10-25 08:39:04

说到“胶囊酒店”,可能很多人还把它和狭窄逼仄联系在一起。最近一两年,国内多地的机场都出现了“胶囊酒店”。这些“胶囊酒店”外形时尚、设备齐全,性价比也高,受到了很多旅客的欢迎。

机场的“胶囊酒店”受捧,在于很好地满足了部分旅客的需求。有的旅客在机场中转,四五个小时的候机时间,干坐着太累,去宾馆休息又来不及;还有的旅客可能深夜才到达机场,再进市区住宿的话,休息不了几个小时又要起来,经济上也不划算。这种情形其实并不少见,以前没有“胶囊酒店”的时候,很多人可能就直接睡在机场大厅的长椅上了。在很多旅游网站上,都有网民讨论哪个机场的大厅躺着过夜不至于太难受。机场的航站楼开设“胶囊酒店”,很好地满足了这一长期被忽视的需求,拓展了服务的空间。

“胶囊酒店”为机场的服务升级提供了更多思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各界包括机场经营管理者自身,都只把机场看成是一个纯粹的交通设施,没考虑到机场更多的商业价值。也正因为如此,机场的消费空间总让公众觉得不接地气。大家最熟知也最不满意的是机场普遍存在的高价餐饮,动辄五六十元一碗的面条,连演艺明星都觉得贵,更何况普通旅客。不过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乘坐飞机早已成为普罗大众的出行方式,如果机场仍然把收取高额店租作为主要盈利途径,肯定难以为继。开发更多更新的经营模式,是新形势对机场的必然要求。

国务院办公厅今年8月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促进商旅文体等跨界融合,形成更多流通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不久前,中国民用航空局也表示,航空文化旅游是新兴业态,是增加机场非航收入的新增长点。

在居民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机场完全能实现经营服务的转型提升。从国外的先进经验看,新加坡樟宜机场就具备了航空出行、餐饮住宿、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从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机场并不单单只是一个坐飞机的地方,完全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服务,满足旅客的多样化需求,营造新的消费场景,在确保出行安全顺畅的前提下,形成体验式、互动式的新型消费场所。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机场也应当告别单一的经营模式,实现服务与收入增长方式的升级,让旅客、商户、机场自身都受益。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王俊勇 编辑:王洁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