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推进乡村振兴
编者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局。日前,浙江省政府参事、特约研究员一行走进湖州市安吉县,调研走访了大竹园村、鲁家村、蔓塘里村等数个美丽乡村建设精品村,并召开乡村振兴专题座谈会,就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繁荣乡村文化、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花园式美丽乡村等工作进行探讨,并建言献策。
深化土地改革 撬动乡村振兴
赵兴泉
走进新时代,土地制度改革仍然是农村深化改革再出发的核心,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动力引擎。我省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三权分置”格局基本形成,但成果多元运用和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延长有待完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遭遇土地配置瓶颈。为此建议:
第一、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要开发农村承包地动态管理系统,实现承包地日常登记、权属变更等应用管理数字化。加强 “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政策研究,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多元用好确权颁证成果,将其与推动农地流转、改善基本农田的保护与管理等相结合。
第二、坚持审慎与突破并重,为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浙江方案”。自主扩大试点的规模和范围。以宅基地“双有偿”为主线,规范宅基地的取得、使用、退出、继承和流转。建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为乡村振兴提供要素支持。
第三、推广成熟经验,为“后大棚房时期”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输血”。我省首创的“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及“坡地村镇、点状供地”,是新时代实施“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要破解拆旧建新村庄的宅基地安置与整治资金平衡难两大政策瓶颈,加强对这两项改革的总结和推广,为全国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浙江模式”。
第四、研制“点土成金”术,全面释放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红利。我省村庄面积和农村建设用地存量巨大,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乡村振兴“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要用足用好用活现有政策,在“谁来入市、哪些地入市、怎么入市、钱怎么分”的核心问题上完善机制,做好顶层设计。
第五、靶向“两进两回”,积极探索“农业标准地”建设。“农村标准地”建设为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和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的“两进两回”提供载体,吸引各类人才和社会资本投身乡村振兴建设。要加快总结义乌和湖州两个先行地经验,强化空间规划和用地指标保障,用标准化的制度和技术规范推动乡村“五个”振兴。
【作者为省政府参事,原省农业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
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张德潭
2018年,我省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3.7亿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3112亿元,乡村旅游已成为全省旅游的重要市场。乡村旅游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农村面貌,壮大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是振兴乡村的重要举措。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还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状况。一是乡村旅游地差异化特征不明显,旅游热点挖掘不充分,大部分旅游地缺少独特卖点和游客体验式活动。二是乡村旅游游客消费不充分,人次规模巨大但收入不高,周末游和一日游占比大,吃、住、游、乐、购的消费链培育不充分。三是乡村旅游季节性差异大,市场淡旺季明显,这种状况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要更好发挥乡村旅游产业作为乡村振兴新引擎的作用,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乡村旅游要坚持走融合发展道路。可以与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等有机融合,如把旅游项目植入农业产业之中,增加农作物观光、农耕生活体验;大力挖掘农村民俗历史文化,使乡村旅游更具乡土气息。
其次,要动员各方积极性,形成合力。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既要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也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旅游建设。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民能够从事的项目和业态,要鼓励其优先参与,让农民成为直接的投入者、建设者和主要的得益者,同时要发挥旅游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对那些无法形成投入产出闭环运营但对区域整体发展推动力强的项目,政府应提供足够的财政投入,奠定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
最后,要着力打造乡村旅游持续兴旺的市场环境。要更多地发展农户经营模式以适应“周末旺”的旅游现状;在短期观光休闲游的基础上,增加中、长期的健康养生度假游,使乡村旅游走得进、留得住、住得长;加大机关单位和企业“带薪休假”的力度,增强休假时间安排的灵活性;利用市场机制调节旅游市场的供需关系,既打击“黄金周”的“宰客”行为,同时也要利用价格杠杆平抑集中暴发的人为拥堵。
【作者为省政府参事、省旅游集团原董事长】
开创乡村治理“智能”时代
朱新力
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其中,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融合”是治理领域的精要,而“智治”则是信息时代的新生事物。
浙江的数字经济在全国乃至全球领先,以此为基础,我省正逐步建设信息时代政府治理全新的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让村民与政府能够实现全天候无缝连接,从而发展出村民基于内心信赖、行动认可、“全面拥抱”政府的乡村治理新模式。为此我们建议:
以乡村治理为场景,打造自治、法治、德治协同的数字化乡村治理基础平台。这个平台的目标很明确:一是确保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国家治理在乡村这个特殊而广阔的场景得到有效实施;二是助力为民、便民、利民的行政理念转变成体系化的能力输出,充分释放数字政府建设红利,确保农村的各类政务需求能得到便捷高效的满足;三是成为农民日常生活的贴心助手,在老龄健康、农村教育、职业发展乃至信息辨识等方面,针对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的特点,提供权威引导、精准服务;四是发挥乡村信仰引领者的作用,促成农民从过去被动接受文化灌输到主动分享、传播农民自身喜闻乐见、感同身受的精神产品,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
这四个目标不可分割:国家治理统揽全局,农民政务需求高效普惠满足是基础保障,生活服务是“三治融合”的催化剂,信仰引导是乡村治理的精神升华。总体而言,就是针对农民的生活场景、生活需求,针对乡村治理存在的实际问题,从政府管理、乡村需求、精神引导等方面集成公共支付、优生优育、诊疗挂号、社保证明,让乡村生活涉及的“人、财、物、事”全面数字化,优化形成专门针对乡村治理的浙江政务服务网一体化平台的“乡村版”。
【作者为省政府参事、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两大通道两个循环推进乡村振兴
陈桂秋
当前,浙江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存在如下挑战:一是“两山”理念深入人心,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转换通道仍有待探索;二是40多年的城镇化带来了繁荣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但乡村地区也出现了产业零碎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三是浙江拥有丰富的人文和地理资源,但“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空间布局使大规模现代农业难以展开,规模效应难以形成。
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突破口在打通两大通道、构建两个循环。两大通道,就是指城乡人才流动通道和“两山”转换通道;两个循环,就是指人才循环和业态循环。
打通城乡人才回流通道,构建城乡人才循环。乡村振兴战略事在人为,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资源。要发挥传统宗族文化正能量,助推乡贤回归。发挥农村生态养老优势,吸引退休人才下乡养老,不但刺激消费,还能带来推动乡村发展的技术、人文资源。发挥乡村生态农业优势,扶持涉农企业和生态农业,推动资本人才组合下乡,带动中坚农民成长。发挥大学生村官制度优势,通过强化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发展,实现乡村经济发展和人才引进的良性互动。建立城市技师驻村服务制度,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选派工程师、律师、教师等技术人才下乡,协助高起点规划农业、高水平培养农民、高要求治理农村。
打通“两山”转换通道,构建生态产业业态循环。要根据浙江各地的自然环境和生物特性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特色、高效的生态农业,大力发展复合经济、林下经济、立体农业,比如安吉“竹林-食用菌”的复合种养技术值得推广。鼓励生态休闲、生态旅游、生态养老,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可以产出效益的资源。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在生态承载力评估基础上,重新审视小规模分散养殖特点,建立与环境相协调的生产方式。进一步利用好生态红利,实现永续良性循环。
【作者为省政府参事、省城乡规划设计院院长】
坚持农业农村
优先发展促增收
管竹伟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就是要把农民持续增收放在优先位置,培育发展新动能,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扩大农民就业增收。
一、围绕产业兴旺,做好提档升级文章。坚持市场导向,促进有资源优势又有市场需求的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依靠科技、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市场供给。把功夫下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坚持因地制宜,规范发展农旅结合、文旅融合、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等,让农民在深化资源利用、开拓新业态上获得收益。
二、注重城乡融合,催生农民增收新增长点。实现以项目带产业、以产业带就业、以就业带增收,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实行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把城市浓厚的工业、商贸、金融业、电子商务与乡村的农业资源、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相结合,扩大农民就近就业、转移就业,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深化农村改革,增强村级经济实力。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深化以股份合作为纽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创新一条“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新路子,有效激活农村资产、资源和生产要素。吸引工商资本、新乡贤,盘活农村闲置农房,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四、强化科技教育培训,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优良成果转化,提升农业科技供给水平。加强对农民实用技术、职业技能的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升,以激活农民内生动力和培育自身发展能力。注重利长远、打基础,让低收入农户子女接受良好教育、学会就业技能,阻断相对贫困的代际传递。
五、发挥政策效应,合力助推农民增收。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使要素配置优先满足,农业发展用地、资金投入优先保障,形成政策合力。尤其应优化信贷供给结构,打破农民增收致富的瓶颈,让农民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作者为省政府参事、省农科院原党委书记】
推进农村公共服务
高质量发展
杨献国
农村公共服务是乡村振兴总体任务的强力支撑,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抓手。从调研情况看,当前制约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发展主要存在服务理念与服务实践错位、服务主体与服务范围错位、服务内容与服务需求错位、服务方式与服务对象错位等“四错位”。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必须加快“四转型”。
第一、农村公共服务指导理念转型。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应当既总体把握农村公共服务的现状,又深入具体把脉各地各村落的个体形态,从历史和现实、经济和人文、自然山水和建筑人居等各个维度,细致考量、用心策划,拿出从抽象到具象、从共性到个性的公共服务方案,才能收到群众满意的效果。
第二、农村公共服务主体转型。从长远的目标来看,增强农民自我服务意识,促进农民转型是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应有之义。因此,在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中,要注重增强农民的职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让农民作为主体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使农民从“被动”地接受改善变为主动地参与项目建设。
第三、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决策模式转型。目前,有相当部分的农村公共服务并不是根据农民和市场需求提供的,效果往往不好。因此,农村公共服务的决策依据要突出三个注重。一是注重需求导向,从供给导向转为需求导向。广泛吸纳农民群众参与到公共服务建设的决策中来。二是注重多元化趋势,服务内容从单一化转为多元化安排。三是注重优质化取向,从求数量向既讲数量又重优质转变。
第四、农村公共服务的方式方法转型。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要解决好公共服务产品与老百姓需求脱节、设施常态化利用率较低的问题。要着力推进服务方式方法的转型,变粗放的“大呼隆”做法为精细精准的服务;变复杂的步骤为简便易操作的流程。这样才能大大增强农村公共服务的生命力和创新力,迎来百姓欢迎、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作者为省政府参事,省机关事务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激发主体动能
振兴乡村文化
周少华
乡村文化,顾名思义是指居住在乡村的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情感表达、价值理念、信仰追求。振兴乡村文化,关键是要激活乡村文化的主体动能,让所有人都参与到文化的创造和文化的消费中,在人人参与中勃兴,在人人参与中壮大,在人人参与中交流互鉴,并使之蔚然成风。
第一、要加快推进我省“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的“两进两回”工作。“两进两回”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由之路。但现在,这一战略还没有实质性举措,特别是青年农民和乡贤回归农村,需要有一系列政策保障,建议我省在推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把“两进两回”列入顶层设计,像抓改革落地一样抓住不放、落到实处。
第二、要重构乡村文化的组织体系,农村基层的各级治理组织都要成为乡村文化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文化活动不同于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它是通过不断的交流、切磋、借鉴、展示等得到传播、弘扬和发展的。因此,各行各业、各级机构都要根据各自的员工结构、行业特点、社会角色,组织开展各种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活动,使晒文化、比文化、用文化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如此乡村文化振兴才有可能实现。
第三、挖掘传统文化基因,让它在现代社会的土壤里生根、发展、壮大,为现代人提供更加充沛的精神养分。耕读文化是中国乡村文化的底色,其实也是中华文化的底色。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都出于耕读之家,这种半耕半读、亦耕亦读的生活方式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历史影响力。“耕以致富、读以荣身”“进可仕、退可耕”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有广泛民间基础和优秀文化基因,应该加以挖掘和弘扬。
振兴乡村文化,还要文旅结合,挖掘出优秀传统文化、非遗文化、农事文化等的传统文化因子,并与现代商业文化进行嫁接或融合,实现它的经济价值。此外,乡村文化要振兴、繁荣和发展,还必须拥抱数字化、借力数字化。
【作者为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浙江日报原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