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春秋假还要过几关

2019-12-16 08:35:47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发布《关于改善节假日旅游出行环境促进旅游消费的实施意见》,鼓励各地制定出台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的办法,引导职工家庭在适宜出行季节带薪休假。

对于春秋假,大众普遍抱有期待心态,更不乏先行者。杭州中小学校实行春秋假已经十几年,中国人民大学在最近几年都会放春假,成为众人口中“别人的学校”。

大家为什么期待春秋假?一来,寒暑假之间间隔太长,中小学生尤其是低龄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心理;二来,春秋季节比夏天和冬天更适合出游。在温度怡人的时间段外出,不论是饱览山水胜景,还是参加社会实践,都能更好地增长学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做到知行合一,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春秋假很好,但要走进现实,还有不少关口要过。中小学生放春秋假,家长们能不能同步休假?高中生基本上可以结伴出游,初中生和小学生,可能还是得在成年人的陪同下才能出行。尽管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也提出,引导职工家庭在适宜出行季节带薪休假。但这毕竟只是行政部门的指导意见,难以产生实际约束力。目前很多工薪阶层无法享受带薪休假,这一状况如果不能改善,中小学生即使放了春秋假,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情况下,假期效果也要大打折扣。

带薪休假是“硬考验”,家长们的教育理念则是“软考验”。在平常的双休日,很多孩子都得去上各类补习班,暑假更是快要成为学生们的“第三学期”。尽管各级教育部门出台了详尽的减负方案,但家长们的焦虑有增无减。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教育方式仍然是围绕升学这根“指挥棒”打转,孩子们的春秋假,弄不好只是多了几节补习课。从这个角度说,春秋假要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学校转变教育方式,引导家长不要拔苗助长,让孩子快乐幸福地成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小学放春秋假,是一个善意的制度设计。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也各不相同。中小学生的春秋假,还需要多个部门统筹协调,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让这一个美丽的假期,真正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王俊勇 编辑:王洁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