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要数量更要服务
网约车江湖不平静。12月18日,杭州网约车市场又有新成员加入,上汽集团旗下的享道出行正式登陆。据初步估算,目前杭州市场上提供服务的网约车品牌至少有17个。然而从更多的车到更好的服务,网约车行业还有一段路要走。
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网约车新政,对网约车从业资格进行限定。门槛被抬高后,直接导致了网约车市场的大面积洗牌。但是需求在、市场在,入局者就不会少。除了滴滴等网约车平台企业,吉利、首汽、上汽等传统车企也相继加入,更有各小众品牌活跃在各大城市的大街小巷。
选择多了,并不意味着服务好了。记者采访中发现,同样的距离,在不同的网约车平台上价格差别不小。一些平台还会出现司机联系不上、随意取消订单、司机驾驶不规范等行为。而司机的焦虑也不少:无法延续野蛮生长时期的高额补贴,还得面临从业审查、押金等高昂成本。许多司机只能靠多安装一些平台软件来开源节流、缓解焦虑。这种权宜之计,又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乘坐体验。
马路上跑的网约车更多了,司乘双方却都没有明显的受益感,网约车市场的蓬勃生长到底哺育了谁?从直接盈利来看,尽管2019上半年首汽约车宣称实现了227%的收入增长,但是包括滴滴出行在内的多数网约车企业,并没有逃脱亏损的命运。一面喊亏钱,一面挤破脑袋进来,逻辑上说不通,必然是还有看不见的利益。传统车企看中移动出行市场,一方面是为了延伸产业链,另一方面也是看中作为流量入口的运营终端,为商业决策和布局提供支撑。
曾几何时,网约车的横空出世可谓“脚踏七彩祥云”而来,寄托了消费者、司机和投资者各方的期待。但如今网约车的使用体验越来越差,这与网约车生而具有的革命属性,并不相符。
网约车市场回暖,消费者选择变多了,总是一件好事。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企业只是来“占座”的,图个“坐下来”就好,而不去寻找突破点,推动行业生态向好,最终还是会沦为平庸之选而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