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

2019-12-19 09:31:32

明明赢了官司,却拿不到赔偿,胜诉判决书就这样成了“法律白条”。12月18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专项行动整体情况。

据通报,今年1月至11月,全省法院受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719件821人,审结583件663人,受理案件数和审结案件数同比分别上升63.03%和52.22%。这两个“上升”,一方面说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数量仍然处于增长态势;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年来我省法院不断探索从源头治理执行难,不断创新思路,硬招频出,通过制裁失信拒执,激励守信履行。

执行,是司法案件办理程序的关键一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侵害的是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损害的是司法公信力,影响的是人民群众对全面依法治国的信心。对此,浙江司法机关集中打击拒不执行犯罪行为,可谓出手稳、准、狠。

打击拒不执行犯罪行为,难就难在环节多、效率低。但是浙江省高院另辟蹊径,积极疏通自诉渠道,满足条件的申请执行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大大提高了司法效率。省高院还通过信用惩戒这一撒手锏,从源头入手,在行政审批、招标投标、评优评先、银行贷款等方面进行限制,让拒不执行者寸步难行,最终促使被执行人自动执行,提高了司法判决的执行率。

3年前,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对人民作出庄严承诺。我省法院系统着力加强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去年12月,省高院开展“决胜执行难”全媒体直播月活动“执行看浙”,每周一次持续两小时的直播,观看量达5300多万人次,而且多数案例借助直播取得实质性进展。就在前几天,我省法院还尝试以网红带货直播的方式进行司法网拍,这些都是破解执行难的浙江经验、浙江方案,应该好好地加以复盘和总结。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只有真正执行了判决,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感受到法律的公平、司法的公正。真正打通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坚决攻克执行判决难这一阻碍司法公正、损害人民权益的顽瘴痼疾,才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逯海涛 编辑:王洁
杭州宣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