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答题,路在何方?
不知你是否留意到,最近每天固定时间,身边又出现三五结伴上线答题的景象了。以《头号英雄》为代表的知识类在线答题的再次上线,虽然比不上当年万人空巷的盛况,但是回归第一场也取得了在线人数114万、一天发奖250万元的成绩。
直播答题热的回归有些特别,整个游戏品相很正,走的是主旋律路线。由西瓜视频推出,今日头条、抖音联合出品的《头号英雄》结合相关主题,与媒体机构、政府机关、公益组织等展开合作,首波就带来了央视新闻、中国扶贫基金会、人民日报、新华社四大专场。政府机构和官方媒体的加入,说明这种形式本质上是有价值的。有人说,普天之下都在讲变现的时代,这可能是普通人最接近知识变现的机会了。从电视时代的《开心辞典》《幸运52》到小屏幕时代的《头号英雄》,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求知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1.0时代,直播答题受到热捧、搅热市场之余,也遭到了批评和质疑。因此2018年春节前夕,广电总局正式发出通知,要求加强管制网络视听直播答题活动。通知明确指出,未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任何机构和个人,一律不得开办网络直播答题节目。规定一出,知识答题热度一落千丈,风头不再。
现在有平台重整旗鼓,尝试在这个领域再有作为,期待之余也挺让人心里打鼓的:出品方真的痛改前非了?除了在平台资质上努力做到无瑕疵,也要在内容审查把关上健全机制,在规则流程上规范执行。否则,为了博眼球、逐流量,以格调底下、低俗媚俗的内容填充题目,传播不符合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或者纵容规则漏洞,无视透明度,随意操纵答题结果,都是换汤不换药,最后早晚将重走“翻车”的老路。
既然宣称“知识创造价值”,就不应偏离传播知识的本心。从商业模式上来看,直播答题通过奖金吸引答题者,创造流量入口,再以植入广告的形式将注意力卖给广告商,有一定的开创性。这种模式确实也得到了市场的强烈回应,答题者玩得开心,广告商花钱也很开心。如今,在公域流量转化愈加困难,渠道购买费用越来越贵的形势下,直播答题创造流量越发显得诱人,所以平台才会吃“回头草”,再次入场。但是无论如何,都要守住求知的底线,商业价值之外的社会价值,是这套商业逻辑能行得通的根本。否则“撒币”结束,泡沫很快退去,热闹也就颓然散场。互联网创新领域此类故事不胜枚举:资本蜂拥而入,插小旗、占山头,造成过剩、过热现象,羊毛薅完纷纷退场,留下一地鸡毛,把好好的创新,一次性给玩坏了。
当然,参与者不可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审查员,监管部门该介入的时候就当介入。除了资质审查,在答题内容、规则制订乃至平台数量、市场规模上加强监督和规范外,更重要的是树立导向的旗帜,引导平台做优做强,把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真正融合起来,实现共赢。
最后,对答题者也要啰嗦一句:到底是一场游戏,寓教于乐,玩玩可以,沉迷进去以至于上班吃饭都耽搁了,或者为了几块钱奖金买题库、搞作弊,失了底线,就实在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