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真”“情”“实”“意” 繁荣浙江哲学社会科学

2020-01-02 09:34:06

编者按:2004年12月2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出席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我省社科联组织和社科工作者提出“真”“情”“实”“意”要求。15年来,我省社科理论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思想,将践行“真”“情”“实”“意”与弘扬“三个地”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强省建设。2019年12月24日,践行“真”“情”“实”“意”、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暨庆祝省社科联成立35周年座谈会在杭州举行,本报今摘要刊登部分与会专家学者精彩发言。

从业以“情” 担当使命

蒋承勇

“真”“情”“实”“意”中的“情”,首先是探索真理的激情。社会科学工作者唯有充满这种探索激情,才能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中,为人类社会的有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提供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等方面的理论指导;才会以昂扬进取、开拓创新的斗志,积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创新;才会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韧与沉静,不断推出真正有价值的精品力作和标志性成果。

其次是引领时代的豪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有幸处在这个走向复兴的伟大时代,一定要抱着引领时代的豪情,胸怀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引领下,以重大基础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准确把握国际学术前沿及发展趋势,努力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

第三是服务社会的热情。服务社会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功能和目标,也是社会科学工作者践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满怀热情地开展问题导向的应用研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研究成果能够有效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我们要满怀热情地开展党委、政府决策咨询服务,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科优势,努力推出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政策建议等成果,积极参与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我们还要满怀热情地开展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

【作者为省社科联主席、浙江工商大学原党委书记】

真情实意 春风化雨

陈永昊

2004年12月23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社科联第五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真”“情”“实”“意”的要求,高度浓缩了省委对社科联组织和社科工作的要求。

2006年,浙江省以总结和实践“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为引领,以实施“八大工程”为抓手,全面落实进一步加强文化大省建设的各项任务。习近平同志亲自担任“八大工程”之一的“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指导委员会主任,并为成果文库撰写了《总序》。省社科联参与“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研究和提炼工作,并直接负责“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具体实施。按照“今、古、人、文”四大板块,系统梳理浙江历史文脉,深入研究浙江文化基因,推动当代浙江文化建设的传承创新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催生了一大批优秀成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促进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已经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要有作为有地位,就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思想站位、工作实践和力量凝聚都自觉融入到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中去,运用到为人民群众谋美好生活的实际行动中去。全省社科界要从习近平同志“真”“情”“实”“意”和“培根铸魂”的工作要求出发,大力建设重点突出、特色鲜明、路径科学、载体新颖和队伍优强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在研究成果、智库作用、队伍建设、载体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作者为省社科联原党组书记、副主席】

打造精品 重塑高峰

梅新林

重温习近平同志“真”“情”“实”“意”四字要求,研究如何打造学术精品、构筑文化高峰,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真”“情”“实”“意”四字要求,集中体现了价值导向、学术情怀、研究方法与精品力作的有机统一。一是价值导向,就是要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二是学术情怀,就是要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充满激情;三是研究方法,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四是精品力作,就是要树立精品意识。这是“真”“情”“实”“意”四字要求的最终归结。

根据“真”“情”“实”“意”四字要求与总体设计,我省随后正式启动了规模宏大的“浙江文化研究工程”,规划从“今、古、人、文”四大板块开展系统研究,出版系列丛书。习近平同志不仅担任了第一任指导委员会主任,而且为成果文库作《总序》,多维度深刻阐述了文化的力量、中国文化的强大动力、浙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区域文化研究的重大价值,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于文化力量的高度自觉以及对于浙江文化精神与价值的深刻认识,有力推动了浙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全面兴盛。

浙江地处长三角南翼,素有“文化之邦”的美誉。历史上,相继于南宋、明代、清代与现代出现四个较大的文化盛景。当今时代,作为“三个地”的浙江究竟如何在承续历史辉煌中走向复兴、重塑高峰呢?总结文化繁荣共通的核心标志,迫切需要在文化自觉、战略规划、人才集聚、平台搭建、环境营造、政策支持以及重大投入等方面持续加大建设力度,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作者为省社科联副主席(兼)、浙江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

“真”字当头 讲好中国故事

何显明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真”“情”“实”“意”四字要求,并将“真”摆在第一位,寓意极为深刻。求“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永恒的天职。

坚持“真”字当头,首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求“真”的思想武器。只有借助马克思主义独有的认识社会生活整体和把握历史变迁大势的大视角,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中把握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众说纷纭的思潮碰撞中保持思想理论的清醒,才能对中国发展道路、治理模式选择的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合理性作出科学的阐释。

其次,要始终扎根中国大地,切实增强为人民做学问的求“真”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最基本、最坦荡的职业伦理。只有自觉地把个人求真的学术追求同国家的命运、人民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尊崇人民的主体地位,倾听人民的价值诉求,汲取人民的实践智慧,才能拿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再次,要弘扬批判性思维,增强建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话语的求“真”勇气。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长期以来为西方国家所左右,存在着以西方价值、西方经验、西方视角裁剪西方以外的人类文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倾向。这就迫切要求我们立足中国,着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阐释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阐释好中国故事、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使之成为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途径。

【作者为省社科院院长、教授】

扎根义乌 为人民做学问

陆立军

作为一名长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及其在全国、浙江尤其是义乌实践与发展的社科工作“老兵”,我对习近平同志“真”“情”“实”“意”要求倍感真切。

自1982年创办仅有702个摊位的“马路市场”以来,义乌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也最好的线下与线上相互融合的小商品创意、研发、制造、信息、流通中心。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兴商建市”总体发展战略不动摇,是义乌发生巨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自1993年至今带领学术团队研究义乌发展经验,研究出版了《市场义乌》《义乌商圈》等5部专著,并向各级领导呈报多篇建议,大都得到了肯定性批示。我们还把在浙江尤其是义乌学习、感悟到的新观点、新思路自觉运用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应用的研究,先后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其中有两本被译成英文出版。

我扎根义乌有三个体会:第一个是学习,真诚地拜当地干部群众为师。第二个是研究。第三个是实践,遵照市领导的安排,我先后直接参与商城集团组建及上市,第二代以来历次小商品市场的改扩建,市场、产业和城市发展规划的制订等,尤其是参与了为期10年的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酝酿、报批、实施,以及目前正在全力推进的浙江义乌国际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全过程。我们取得的大部分成果,都是以探索义乌发展经验为己任的学术团队集体攻关的结晶。令人欣慰的是,我们这个学术团队生气勃勃,已形成了人换茬、根更深、花常开、果更实的良性循环之势。

【作者为省特级专家、省委党校教授、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真情实意 做好党史工作

金延锋

15年来,省中共党史学会始终按照习近平同志“真”“情”“实”“意”要求,开展党史研究和资政育人工作。

把深化党史研究放在第一位。省中共党史学会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从浙江“三个地”的定位出发,通过对重大党史事件、重要党史人物的研究,积极深化中国共产党创建史、浙江改革开放史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研究,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有分量的党史研究成果,如重点开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重大项目《中国南方地区侵华日军细菌战研究(浙江地区)》研究等。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开展党史资政工作。学会积极运用研究成果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资政服务。学会成员还积极为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创办的资政刊物《党史研究参考》撰稿。

深入开展党史宣传教育,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学会紧紧围绕党史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和宣讲活动,推动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和纪念场馆建设,积极配合开展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和红色旅游工作等。学会成员积极参与“浙江党史”网站、微博、微信建设;撰写相关文章和书籍,以富有说服力的成果占领党史舆论阵地;做好涉党史题材的出版物、舞台剧本、影视作品、展览等的审查和政治把关工作。

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坚持“真”“情”“实”“意”,才能真正做到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

【作者为省中共党史学会会长】

加强社科人才队伍建设

徐小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浙江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步入新时代,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同志的期望与要求,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激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勇担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中,要把握“两像”,铭记“三社”,追求“三高”,着力“三抓”。

把握“两像”,要求我们像重视自然科学一样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浙江哲学社会科学要更加高度重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铭记“三社”,要求我们铭记哲学社会科学姓社会主义、为社会发展服务、为社会科学繁荣服务。我们必须牢记,哲学社会科学要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制度与文化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为推动浙江哲学社会科学繁荣服务。

追求“三高”,要求我们把握政治高度、进军理论高地、攀登学术高峰。要紧扣时代脉搏,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要主动把握国内外学术前沿,进军主流学科、基础学科的理论高地;要敢为天下先,敢做一流学科探路人,勇攀世界学术高峰。

着力“三抓”,要求我们抓谋划、抓梯队、抓机制。我们要着力谋划走在全国前列、走向世界中心的发展之路;要着力打造一支结构优良、水平领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文化传播人才梯队;要改革哲学社会科学评价模式,着力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

【作者为省政协社科界别组组长、浙江传媒学院院长】

弘扬浙江宝贵历史文化

张涌泉

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诞生了数不胜数的名家巨子,催生了异彩纷呈的学术流派,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地方文化。浙江哲学社会科学要得到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必须“扎根于浙江大地”。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的历史文献,正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大力传承和弘扬。

第一,在摸清家底、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类影印、建设数据库等形式,编纂集大成的《浙江四库全书》,打造浙江古代典籍大型书库,为振兴浙学奠定文献基础;同时,对浙学代表人物及各思潮流派的经典著作进行精细整理,编纂“浙江经典精品丛刊”,打造体现浙江学术水平的精品力作。

第二,抢救性搜集、整理与保护地方档案文书,进一步扩大浙学的影响力。作为文献大省,浙江公私收藏机构和民间保存着大量地方档案文书,它们是文化化石和时代印记,具有独特性与不可复制性,真切反映普通百姓的生活面貌,极富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推进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建设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三,编纂成系列的《浙江文史读本》普及读物,发掘提炼浙江优秀历史文化中最精华、最经典的部分,让它们从历史文化经典、文集、笔记、家训里走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间,激发浙江人尤其是青少年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从而真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发展相适应,与现代社会进步相协调。

【作者为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省特级专家】

努力打造原创精品力作

周江洪

习近平同志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的“真”“情”“实”“意”要求,对于我们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是改进治学方法、更好服务社会的重要遵循。深刻认识哲学社会科学“三多三少”的问题,坚持开拓创新,努力追求原创性的精品力作,应该成为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树立的价值导向。

创新不论大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可大可小,揭示一条规律是创新,提出一种学说是创新,阐明一个道理是创新,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创新。因此,聚焦于一个个民事具体规则的研究,阐明法理、提出方案,做一些“小的创新”,也是一种开拓创新。

追求精品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和问题导向,对实践中的重大关切作出回应,肩负起社科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在这方面,参与民法典编纂为我们民法学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追求精品力作,要有浓厚的中国问题意识。作为民法学者,要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从丰富的司法实践中汲取理论滋养、撰写案例评释。探索我国民法学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是达成精品力作、实现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互动的重要途径。

追求精品力作,不仅要解决中国问题,也要努力让世界了解中国。作为民法学者,一方面要汲取世界法治文明的营养,另一方面同样需要向世界传递中国法治的声音。研究真问题、阐明真原理,与世界各国学者进行平等的对话,也是追求精品力作的必然趋势。

【作者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 编辑:王洁
杭州宣传网